6月23日,
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瓦格納在上海宣布,通用汽車亞太區總部將從新加坡遷至中國上海。與此同時,通用汽車還將與上汽集團共同投入21億元人民幣建設泛亞汽車技術中心。
這是一個月內第二個宣布將亞太總部遷至中國的汽車巨頭———車展前
大眾(中國)剛剛發布這樣的計劃。通用汽車這個世界巨頭其合資企業
上海通用在中國市場份額已經排名第二,現在開始蓄勢向穩坐國內市場第一多年的
大眾發起挑戰。
前后腳提升中國區
選擇上海作為亞太區的新總部,正證明了中國市場在通用汽車亞太地區及全球市場業務發展中的重要地位。6月23日,通用汽車全球董事長瓦格納在上海宣布,通用汽車將把亞太總部從新加坡遷移到上海。
通用
北京辦事處的有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用汽車的一個工作組已經進駐上海,整個搬遷工作將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原新加坡本部也將于今年年底關閉。而位于新加坡的通用汽車海外發展公司不會受到總部遷移的影響,將繼續負責通用汽車在新加坡的進口車銷售和服務工作。
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第二個宣布把亞太區總部搬遷到中國的國際汽車巨頭。5月下旬,大眾中國宣布一項決定,表示把大眾中國投資公司提升為亞太區總部,提升后的大眾中國集團公司將直接向德國大眾負責。大眾中國組建了全新的領導機構———執行管理委員會。原大眾汽車集團亞太
總裁雷思能博士出任大眾中國總裁一職,全面領導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所有業務,直接向集團全球董事副總裁、中國事務總負責人魏智博博士匯報。
值得關注的是,大眾和通用國內合資企業在國內市場的份額處于第一、第二的位置,并且大眾的市場份額一直在下降,相反,通用的市場份額增速迅猛。
通用實施緊逼戰術
“通用的挑戰越來越逼人。”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公司的一位專家分析說,作為世界汽車老大的通用絕不甘心在中國處于第二的位置。
事實上,這種挑戰不單是來自中國區地位的提升,在之前的5月17日,上海通用首先全面降價,降幅高達8%。“為這次降價上海通用要損失幾十億的利潤。”一位上海通用的高層在車展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降價的目的更多是為了提高市場份額。
而此時,上海通用經過短短的5年時間,已經成為市場份額僅次于
上海大眾的第二大汽車生產商。通用降價后直指穩坐國內多年老大地位的
大眾,也直接導致了大眾中國20年來首次聯合南北大眾于6月17日大幅降價。
其實,除了市場的交鋒外,通用與大眾更多比拼的是實力。前天,通用董事長還宣布了另一個計劃,就是投資21億元,在上海建立泛亞汽車技術中心。而之前兩周,大眾剛剛發布,其拿下了2008年奧運贊助權。
更為顯著的競爭是,德國大眾剛剛宣布將在中國新增投資60億歐元,通用汽車則以30億美元的新投資加以回應;德國大眾宣稱將中國本土生產能力迅速擴增至160萬輛,通用汽車隨即提出在華合資企業將形成130萬輛的年產能。
“在中國,通用已經開始步步逼近大眾。”一位業內人士說。
爭霸賽時間作裁判
實際上,大眾已經感覺到來自通用的壓力,“通用無疑是我們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車展期間,德國大眾的一位高層直言不諱。
在國際上,通用汽車的實力顯然要強于德國大眾,并且在中國上海通用(進行聯合收購擴張)的發展模式以及趨勢都比較看好,“通用在車型上的優勢也很明顯。”一位業內人士說,盡管通用目前投放到中國的車型已經覆蓋了從
賽歐到卡迪拉克的所有價位,但通用控股的子品牌有很多適合國內的車型還沒有引進,發展潛力非常大。
而大眾能夠引進的車型已經非常有限,包括之前引進的幾款車如
高爾夫等并不十分成功;與上海通用現在的發展模式相比,大眾現在還要面臨整合
一汽大眾和
上海大眾的難題,因為
一汽和上汽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這個整合甚至被好多人認為不可完成,致使大眾無法在國內進行資源優化。
大眾汽車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30%,“我們希望保持30%的市場份額,但如果這無法實現,那我們寧可保持盈利水平。”幾天前大眾首席執行官畢睿德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事實上,大眾進入中國已經20年,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曾高達近60%,而通用進入中國僅僅5年時間就已經拿下了近15%的市場份額。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國內市場,通用超趕大眾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