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降價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廠方的本意是想以降價來促進銷售,然而,動輒上萬元的價格“縮水”卻同時產生了負面效應,即給消費市場帶來巨大的“信任危機”,直接導致消費者持幣待購現象增多。為走出這一困局,四川翔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將以一己之力對客戶實施“保值銷售”,首次全面啟動汽車價格補償機制,成為國內第一家“吃螃蟹”的
經銷商。
根據這項承諾,凡今年7月1日之后在翔匯公司購買
千里馬系列轎車的客戶,都將是這次價格補償機制的受益者。如廠家年內宣布降價,他們都可以持購車發票要求該公司補償差價部分,該公司將以現金方式如數返還。
消息一傳開,頓時在成都汽車市場引起轟動,也廣受國內消費者的關注。同時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正方
給消費者吃了“定心丸” “保值銷售”補償機制出臺后,成都許多消費者紛紛奔走相告,表示贊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司職員表示,他很早以前就已經看上
千里馬轎車,可是近來出現降價風波之后,家里人勸他暫時不要買車。其原因就是車價降得太快,說不定什么時候剛買的轎車就降了價,白白多付好多錢。因此他才放棄了馬上買車的計劃。翔匯公司采取的“保值銷售”措施,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的顧慮:“反正降了價有車商補嘛”。于是,他提前圓了“轎車夢”。
在其他地區,不少消費者持有同樣的看法,認為目前廠家降價、商家也降價,造成價格體系混亂,此時出臺這樣“保值銷售”的舉措,無疑是給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至少今年之內,消費者無須擔心汽車價格大幅度滑坡了。希望全國有更多汽車經銷商能夠像四川翔匯公司這樣,轉嫁部分消費者身上承擔的購車風險,讓大家能夠安心消費。
反方
價格真正與國際接軌,才是真正的保值 然而,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不領“保值銷售”的情。
一種意見認為,四川的這位經銷商老總根本沒有搞清楚現在車市的情況,也沒有搞清消費者在想什么要什么。現今持幣待購的消費群體已把
廠商降價行為當作“家常便飯”。消費者需要的不是經銷商搞什么“保值”承諾,最需要得到的是廠商盡快將價格降到位,真正與國際接軌,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值”。現在既然價格沒降到位,存在暴利再來談“保值”,理性的消費者是不會理睬的。早日結束暴利,車價不降自穩。
另一種意見認為,商家能搞“保值銷售”,不正說明汽車的利潤空間依然存在?不管是廠家的,還是
經銷商的,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保值等于保暴利。
也有的認為,“半年享受差價補償”這項承諾很好實現:現在賣給你的叫
千里馬2004型,降價了,就叫千里馬2004A型,你能說我降價了嗎?還有,如果2005年1月1日降價,消費者找誰退錢?
點評:大力恢復價格誠信度 ■我國汽車價格誠信度狀況,與發達國家汽車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統計顯示,發達國家客戶流失率一般低于10%,而我國高于70%。因此,面對低迷的車市,商家想度過難關、提高經營業績,恢復價格誠信度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應該肯定,四川翔匯公司對客戶實施“保值銷售”的做法是走出當前銷售困局、恢復價格誠信度的一種積極探索。近年來,由于汽車降價風愈演愈烈,中國的汽車價格體系已經出現了動搖的跡象,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千里馬這樣的經濟型轎車。連續的降價非但沒有挽救日益下滑的銷售局面,反倒讓整個市場陷入持幣待購的怪圈。在這樣的消費環境下,誰都無法安心進行消費。為打消顧客疑慮,恢復整個消費市場誠信,四川翔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才推出“保值銷售”的舉措,成為國內啟動汽車價格補償機制、第一家“吃螃蟹”的經銷商。
■既然是探索,免不了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是消費者的不理解、不合作。但只要認準了方向,堅持在“恢復價格誠信度”上下功夫,不斷改進和完善,定能在探索中前進。最終會得到廣大消費者的理解和歡迎。
■目前執行“保值銷售”雖然會對銷售起到促進作用,但巨大的市場風險和巨額的返款費用可能會使經銷商無法承擔,因此,翔匯之后的仿行者寥寥。可見,“保值銷售”在沒有廠家的支持下運作是非常困難的。商家畢竟沒有產品作為依托,所有的收入都來自銷售層面,如果廠家不支持,商家的決心再大,能夠給消費者的支持也是非常有限的。建議生產廠家也能挺身而出,與銷售商合作,共同承擔市場風險和巨額的返款費用,真正讓廣大消費者放心。 (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