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判斷,基于產能的考慮,
上海大眾今年全年的銷量仍將穩居國內第一。老二的位置之爭還存在懸念,基本上在上海通用和
一汽大眾之間產生。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的發生,2004年的轎車排行榜上,上海
大眾將在銷量上稱雄,而上海通用將在利潤上奪冠。
上海大眾方面也暗示,在國內市場方面,月銷量很可能出現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輪流坐莊的局面。從整體實力來看,上海通用今年想要在年銷量方面
超越上海大眾可能性不大,畢竟兩強全年的競爭不能由一兩個月來決定。
分析人員認為,大眾產品老化,德國的車種雖基本到齊,但對市場變化反應慢,存在僥幸心理,歷年大眾總是同類品牌中最后一個舉起降價牌的。此次排名對大眾來說無疑潑了一盆冷水。
與之相比,上海通用是中國大企業中極少數非常注重與消費者進行心理層面上的溝通的企業,對企業向心力的形成有很大幫助,這是一個企業持續長期發展的必要因素。當今企業的競爭早已由原來的產品競爭發展為企業文化的競爭。上海通用從一開始就立志塑造出眾的企業文化。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墨斐在
北京車展上稱,未來3年通用將與上汽投資逾30億美元,推出20余款新車,使通用在華的產能從目前的53萬輛提升到2007年的130萬輛,其中大部分由上海通用來完成。而大眾也不甘落后,聲稱到2008年在華產能從目前的80萬輛提高到160萬輛。
面對通用咄咄逼人的攻勢,大眾已經無計可施。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大眾已經很難坐穩中國老大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