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可以說是超級豪華
跑車進入中國最集中的一年。隨著日前
保時捷Carrera GT登陸中國,至此,包括
勞斯萊斯、
法拉利、
瑪莎拉蒂、
蘭博基尼、
賓利歐陸GT等在內的歐洲超級
豪華車基本上已悉數進入中國。顯然,中國已經成為這些超級“大腕”的新生市場。中國市場潛力全球最大
在若干年以前,超級豪華車在中國都是在掛歷或者在電視里出現,在街上可以見到一兩輛走私豪華車,就顯得很稀罕了。而到現在,全國各地到處可以看到超級豪華車的影子。對于普通老百姓,雖然售價太高只能“望車興嘆”,但也能在車展上親手摸一摸,體驗真切的豪華車味道。而對于中國高層次的消費群體以及豪華車的制造商來說,超級豪華車進入中國的意義就更大了。
目前超級豪華車最大的市場是美國,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具消費能力的國家。而中國的經濟迅速增長,也造就了一批暴富人群。由于中國人口多,盡管暴富人群所占的比例很小,但絕對數量卻不少。再加上一些企業買主,使中國成為國際上超級豪華車的重要市場。如進入中國僅兩年的
賓利,現在已把中國變成其全球第四大市場。而在
北京車展上,售價為988萬元的
賓利雅致728第一天展出就有人訂購。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中國的市場潛力確實驚人。雖然被采訪的幾家超豪華車在中國的總代理均表示不便透露今年的具體銷售數字,但都表示銷量有明顯的增長。相比于價格戰不斷的普通轎車市場,超豪華車市場顯然是“風景這邊獨好”。
廠家紛紛拓展渠道 超級豪華車因為都是物以稀為貴,產量都很低,初到中國后服務及銷售渠道是薄弱環節。例如某個關鍵部件需要替換,就要通過總代理要求生產廠家提供,雖然豪華車都有所謂的“飛行服務”,但因為距離遙遠,加上運貨和報關等手續費時較長,更換一個零件往往需要等一個多月。
為了加強服務和拓展銷售渠道,超
豪華車在中國的行動明顯加快。
法拉利總代理勵駿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偉亮說,
法拉利將會在全國達到10家銷售代理的規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在
北京和上海建立
4S店,售后服務將更有保障。
捷豹通過全國3個總代理,加上二級經銷點達到30多家店,網絡規模也初步形成。
蘭博基尼的有關人員則表示可能會利用
奧迪的渠道進行銷售。
賓利除在深圳、廣州、上海、杭州、北京設立了銷售網絡外,還將繼續拓展高增長的二線城市。
3C認證已不成障礙
原來制約超級豪華車進入中國還有一個難題是3C認證,因為要通過3C認證就要求車輛進行碰撞實驗。對于價格昂貴、而且銷量偏小的超豪華車來說,這樣的代價太高,甚至可以說得不償失。不過,現在看來這個問題已經不成為問題,因為隨著銷量的急劇上升,一些超豪華車已經不太在意碰撞試驗給他們帶來的損失;而另一些銷量還不大的超豪華車則通過邀請有關部門的人員前往工廠參觀碰撞試驗來獲得認證。
困擾超豪華車進軍國內的另一個問題是國內“水貨”超豪華車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這些車來路不明,但價格卻較合法的進口車
廠商提供的車便宜很多。這些水貨車往往不是廠家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提供的車型,在汽車質量以及售后服務方面很容易出問題。而出現了問題以后,又往往會對豪華車的品牌帶來不利的影響。對此問題,有關人士表示,近年反走私的政策已經奏效,很多走私車的進入渠道已經被切斷,所以國內市場的水貨超豪華車已經較少見,加上
汽車三包政策近期即將出臺,買正規渠道的車將可享受更多的服務,這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循正規渠道購買超豪華車。
由于超豪華車的消費者對汽車價格并不是很敏感,相反,攀比心理令他們對天價車型需求日益擴大。同時,國際幾大汽車集團也都希望盡快把超豪華放到中國市場上銷售,因為這類車的單車利潤高,可以彌補銷量的不足,也可以提升集團的利潤及美譽度,有助實現集團的全球戰略。在供需兩旺的情況下,超豪華車市場自然成為“黑色”車市中的一方凈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