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合資公司的“話語權”問題,專家們一致認為,在汽車貿易服務方面,我們與外方差距甚大。既然技不如人,為什么還要握住“話語權”不放呢?而且,中方握得住銷售話語權嗎?“銷售模式”應該屬于最重要的“話語權”,現在最流行的“3S/4S專賣店”模式,難道是中方提出來的嗎。
愛國者們說:要給
經銷商爭取時間,以便他們提高競爭力。但我們的經銷商們有這種自覺性嗎?看看他們這幾年是怎么做的吧:產品供不應求,置排隊的顧客于不顧,誰愿加錢就給誰優先提車;產品出了問題,顧客急得跳腳,經銷商們卻推三阻四地踢皮球……這些問題,如果不改變外部競爭環境,就算再保護10年20年,恐怕也難以改觀!關于汽車的銷售渠道及模式,汽車業發達的國家也還處于不斷地探索之中,并無一定之論。新的產業政策在這個問題上未予明確規定,我以為這是非常明智的:合營也好,分營也罷,悉聽尊便!有什么問題嗎?去問問
豐田吧。
豐田當然不會說三道四——
豐田正忙著為他的豪華品牌
雷克薩斯(
凌志)建設獨立的營銷渠道。而
凱迪拉克的銷售權,也肯定不會授予
上海通用現有的全體經銷商。任何一項具體的政策,都是在權衡各方面利害得失之后的一種取舍。因此,政策的制定,尤需兼聽則明、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