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鱷搶灘 “在環保汽車研發上,政府可能會考慮面向國內外
廠商實施計劃招標。”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馮屹說。而在這一領域,國際上的佼佼者當屬
豐田公司和通用公司。
2003年上半年,歐盟與日本政府達成一項協議,在汽車制造領域內展開全方位的合作。而本次合作的重點是長期致力于開發燃料電池,發展燃料電池車以及
混合動力車等節能環保汽車。
豐田公司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合作始于一年多以前,當時后者派出一個代表團到日本豐田城參觀Prius的生產廠和一個開發更先進的混合車和燃料電池車的技術中心,此后雙方就開始探討將混合動力車引進中國的問題。不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人士透露,對豐田和其他汽車廠商的前提要求是在中國生產混合型及其他
環保型汽車,而不是依賴于進口。“中國的產業政策當然要立足國內,對此我們已向豐田明確表態。”他說。
今年6月匆匆注資21億元在上海建立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的通用,表示要立足于中國新一代轎車的設計開發,與上海通用的合作將成為其在中國市場發力的助推器。然而眾所周知通用的擅長并不在混合動力車。
通用的主攻方向是氫燃料電池車的研發。自從上
世紀90年代末由美國政府推動的“新一代汽車合作計劃PNGV”由“混合動力車”的研發轉為“燃料電池車”后,通用就放棄了曾與
福特公司比肩的混合動力車研發。雖然它在氫燃料電池車上注入的10億美元巨資,換來的不過是一份
概念車的果實。目標直指第一家銷售1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的汽車公司,通用將計劃在2010年以后生產出
大眾能承受得起的燃料電池車,包括轎車、
MPV、
SUV等車型。
在
北京,通用竭力向中國觀眾詮釋“氫經濟”時代的未來圖景。2003年11月,通用汽車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高新科技巡展“2003能源動力高新科技全球巡展”,首次全面展現了其在新能源新動力利用方面的近期、中期和遠期的研發成果、目標及戰略。
國內多數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關系到中國汽車產業擺脫國際巨鱷技術控制權的成敗,政府在制定行業政策上會考慮時機,會比較謹慎。雖然并不確定中國政府將在何時確立新能源汽車的審批程序,但巨頭們一直在蟄伏。
這是一場時間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