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怎么聽起來都覺得有點沉重,但它又的確反映著目前國內車市的一個現狀。這次
帕薩特B6花落
一汽的傳言,似乎正預示著今后國內汽車格局的微妙變化。雖說這兩年對汽車產業的各種評論被價格迷了眼,似乎誰敢玩了命地往下降,誰就能占領市場。但大家忽視了車型選擇在其中起的巨大作用。
原
北京現代副總郭謙,其最大的功績便在于挑選了
索納塔和
伊蘭特這兩款車型,它們大而全的設計幾乎就是為中國人的用車觀度身定制的,以至于后來的降價也是順理成章,一氣呵成的,成功自然不言而喻。反觀另一款
賽納,雖然從頭到尾都堪稱好車,但兩廂半的車型卻并不入國人法眼,車型選錯了,哪怕價格再便宜還是翻身乏術。
現在的中國市場,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只要送輛國外的車型過來,然后告知是老外開的車就能博得一片喝彩的年代了。
雖然人人都在說中國汽車消費不成熟,但它的確已經形成了自己對車型的認同習慣,也許這種習慣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但至少在目前,國際汽車企業在引入中國的車型選擇上還必須尊重這個習慣,這一點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甚至一向高傲的
寶馬,最近也在車型問題上栽了跟斗。相比之下,
大眾公司是
比較慎重的,對于B6在
一汽和上汽之間的選擇就整整分析了一年,但這款車能否真的獲得成功,套用一句俗語:還有待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