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上汽在內的大型汽車集團紛紛在微車項目上高調發力。東風渝安先期投入微車2億元,小康2008年計劃銷售15萬輛;上汽通用2010年微車銷量欲達50萬輛,占集團總銷量的1/3。在微車市場持續看漲情況下,專家認為微車市場的格局重新劃分在所難免。
近年來,盡管在銷售收入上沒有話語權,但“以微為本”的長安集團在銷量統計上時常超過東風汽車公司,這讓東風處于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可能跌出汽車業三甲”的論斷也常被業界掛在嘴邊。
中國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付于武對此表示,東風向微車突圍是明智之舉,國內龐大的農用車市場正在尋找替代車型,皮卡和微型車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不過,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則認為,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定義大集團的考核因素之一就是市場占有率是否達15%,在這種情況下,大集團之間的競爭就是“拼量”,東風進軍微車領域和上汽擴大微車規模主要是處于這方面考慮,而是不是叫板長安并不重要。
據統計,2004年全國微型車的總銷量超過92萬輛,約占國內汽車銷售總量的15%,其中長安的份額最高,為36.92%,通用五菱為25%,哈飛19.98%,一汽佳寶9.93%,昌河8.63%。
已經形成的態勢是,微車市場二線企業唱主角,一線企業唱配角。并且現在人們對微車的消費觀念正在改變,市場也在跟著變化,今年一季度微型轎車銷量為120431輛,同比增長34.5%,占轎車總銷量的21.5%。
小康的上市,標志著中國汽車界“三大”整體進入微車市場,市場格局重新劃分在所難免。
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車產業發展研究室資深分析師朱君奕認為,未來幾年微車市場龐大,汽車消費的主力市場會從現在的中級車向下移動,最終將以微車為主,而且目前在歐洲銷量最好的也是微車。今后隨著汽車的普及,城市家族的第二輛車消費也將啟動,大集團正是看到這種未來市場才決定先期投入。今后微車市場也將走集中度,混亂的微車市場將會出現幾個強勢品牌集中的現象,大集團投入這個市場有好的前景。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分析師王智慧認為,從去年到今年,微車市場都是增長最快的一個領域。隨著消費稅、燃油稅改革的逐步深入,微車的優勢會進一步凸顯,上汽、東風在微車上加大投入將明顯增強其實力,符合他們的產業布局,但短期內改變現有格局不太可能,不過如果大集團積極引入新的車型,也不排除未來改變微車市場長安獨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