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熟的市場上,領導品牌的市場份額通常是排名第二品牌的兩倍,作為挑戰者的品牌要想超越市場領導品牌也有相當困難。然而,這種營銷法則卻在全球和國內汽車市場上發生了變數,有意思的是,在國際市場上,雄居全球汽車市場老大地位長達70年之久的通用汽車,今年全球銷量即將被豐田汽車超越,拱手讓出全球老大的市場地位;而在國內,穩坐全國汽車銷量頭把交椅20年的上海大眾也被上海通用超越,而上海通用只用了6年的時間就成為國內市場的老大。
對于上海通用的成功,沒有人質疑它高超的營銷和品牌經營的能力。但是在其背后,通用的市場靈活性和本土化的經營則是其持續發展的動力。
上海通用的后來居上很大的一個因素來自于它的市場靈活性。早期,在中國消費者對于美國通用旗下十多個品牌不甚了解的時候,集中打造一個中高端的別克品牌,用一個品牌涵蓋從賽歐、凱越到君威等所有車型,形成群體優勢。當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的時候,上海通用開始采用多品牌戰略——啟動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萊三個差異品牌,分別賦予三大品牌特立獨行、大氣沉穩、物有所值的不同品牌內涵,主打不同細分的客戶群體。當賽歐和凱越不符合別克品牌定位的時候,就果斷將其劃歸到品牌定位更低的雪佛蘭品牌下。這樣上海通用就成為目前國內汽車企業中品牌架構最完善,產品線最長的企業。
此外,堅持本土化的經營策略也讓上海通用更貼近中國市場和中國的消費者,具有大氣沉穩個性的別克品牌更符合中國人的東方審美情趣;而上海通用的高層團隊中越來越多的本土人士的加盟無疑更使上海通用更加從容地應對國內市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