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在消費者中引起廣泛討論。上海即將出臺小排量汽車地方標準,《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技術條件》(以下簡稱《技術條件》)中規定了8大指標作為高性能小排量汽車的評定標準,而達不到這些指標的小排量車將失去在上海市區行駛的平等權利。
據悉,該《技術條件》已獲質監局審查批準,并將于2007年12月1日起實施。有人認為,剛剛經歷“大赦天下”的小排量車似乎又要面臨“二次限小”的尷尬局面。
如果以此《技術條件》作為參照,有媒體統計目前上海路面上行駛的小排量車將有近六成不能達標,等待這些小排量車的命運只有一個:退出上海市場。
問題的關鍵在于,上海可能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參照這個標準來限定小排量汽車。另有消息透露,國家對小排量車技術標準的制定,將以上海的標準作為重要參考。如此看來,“二次限小”的警報已經拉響,這一回小排量車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升功率再度被提及
一般來說,一個政策的出臺,政府會考慮多方因素,一般都會采取放行多數,留住少數的策略。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對整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有助于二次修正。當初解禁小排量車就是基于這種策略,只是用排放標準來促進行業技術提升。但是在這次“二次限小”中,上海的做法無疑于一劑猛藥,使不及格的成為了大多數。
如果說一年前,“小排量解禁”運動只是在排放標準上促進小型車技術升級,此番上海為促進小排量汽車行業的發展,在動力性能、燃油經濟性、環境保護等方面多管齊下,面對驟然嚴格的技術標準,各個微小型廠家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仔細研讀《技術條件》不難發現,除了對排放標準、排放限值等多項指標做出明確規定外,值得特別關注的的是,這個地方標準再次以升功率作為小排量車先進性的重要標準之一:在2009年7月1日前,升功率小于等于45kW的,在之后要達到50kW。
其實升功率并非首次被提及,早在去年年初,也就是伴隨小排量車“解禁”的同時,國家發改委在《關于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加大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及其先進發動機(汽油機升功率大于50kW,柴油機升功率大于40kW)技術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的推進力度。在微小型車上,發動機升功率超過50kW的屈指可數。
綜合看來,無疑小排量汽車發展的限制點在于升功率,有專家認為,衡量小排量車先進與否有4個重要指標:升功率、城市工況下最低油耗、尾氣排放、碰撞安全性。其中,升功率的高低與發動機的動力性、經濟性成正比,是先進小排量車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
廠商面臨抉擇
如果不想放棄上海市場,那么廠商將面臨各種技術升級的問題,這是一個耗時耗錢的過程。如果放棄上海市場,表面看似瀟灑,因為小排量汽車生產商不會有太多銷量上的損失,因為上海小排量車市場容量本身并不太大。關鍵是,一旦全國其他地方政府效仿上海的《技術條件》,那么錯過技術調整時機的廠商將遭受滅頂之災。上海作為經濟中心之一,其《技術條件》無疑具備風向標的暗示意義。
但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廠商對《技術條件》有所表態。在媒體曝出《技術條件》的第二周,上海通用就表示旗下樂風、樂騁產品的升功率能夠達到這一標準,成為第一個正面響應政策的汽車廠商。
而上汽通用五菱也于近日表示不會放棄上海市場,因為搭載了新一代小排量大功率發動機(升功率超過50kW,按照通用汽車標準生產)的微車已經完成最后的匹配調試,近期將正式上市。另據上汽通用五菱上海一家經銷商表示,目前4S店從廠家獲悉,首先搭載全新發動機的車型是五菱鴻途,將于近期推向市場。
有業內人士表示,上海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是對《技術條件》積極響應的汽車廠商,但他們也僅僅是兩個代表而已,還需要更多汽車廠商對《技術條件》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