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加坡 私牌拍賣或向城市擁擠費過渡
1月12日,上海市舉行了新年以來的首次機動車牌照拍賣會。這次共投放了16000個牌照(與2月份的合并投放),最低價拍出了8100元的低價。而平均中標價為23370元,比上月減少32672元,下跌了近60%。
降價如此之“狠”,是因為上海這次采用了新加坡的牌照拍賣模式,將牌照拍賣切分成兩個時段,而且也可以修改投標價格,增加了信息透明度。
“此次出臺的牌照拍賣新規,上海有關部門已醞釀了一年有余,目的是抑制不斷上漲的牌照價格。”上海市政府一名人士對記者說。
我們獲悉,車牌降價并不是一個簡單事件,其背后實為上海治理城市擁堵的接軌之舉——逐步取消車牌拍賣這個“過渡辦法”,收取城市擁擠費是上海治理城市擁堵的方向。
對標新加坡模式
和以往投標拍賣時間三個小時不同,新規則的拍賣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集中在1月12日上午10:00-11:30舉行。其中10:00-11:00為首次出價時段,11:00-11:30為修改出價時段。在首次出價時段,競買人必須出價,修改出價時段允許競買人在系統提示的修改出價范圍內修改出價最多2次。
而根據新規則,投標人在投標過程中,競買人通過網上、電話、現場即時了解投標信息(包括當前系統時間、當前投標人數、當前時間的最低可中標價及該出價時間),并可以此為參考價進行自主投標并以當前時間最低價為基準,在一定范圍內上下浮動修改。
“這一拍賣方式,基本與聯合工作小組提出的新加坡模式相同。”知情人士透露。
“早在一年多前,包括上海市城市交通局、發改委、財政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小組,就啟動了對新規則的研究,目的是要改善牌照拍賣方式,保證信息的公開透明和公平。”上海市政府知情人士透露。
新規則使信息公開、透明——上海私車牌照投標方式為電話和網上投標兩種,整個投標拍賣信息通過互聯網、電話及現場即時公布。這使參加投拍的市民有機會靈活調整投標價格。
但新規則與新加坡模式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一聯合工作小組成員告訴我們:“最大的區別是:新加坡設置的修改規則是無限制次數和價格的修改,而此次新規規定了修改次數為兩次,而修改幅度只能在首次出標價的上下300元以內改動。”這一規則的區別,往往導致競買人延遲首次投標時間,以等待最終的價格后再確定投標。
我們了解到,上午10時開始,上海交通局、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提供的網絡、電話兩種競拍通路相當擁堵幾近癱瘓。競拍首次出價時間為60分鐘,成功參與投拍的只有20539人,平均每分鐘只有342人的"吞吐量",有業內人士認為,除了網絡和電話本身的原因,投標時段集中,也是出現通路故障的重要原因。
此外,拍賣價格離散度很高,也是有別于新加坡模式產生的后果。此次私車牌照最低價為8100元,而平均中標價仍為23370元。我們了解到,還有大部分的競買人拍出了低至100元、高過4萬元的價格,甚至有不少競買者因為拍得太高而選擇了棄標。
“在新加坡,牌照拍賣價格離散度很低,通常為一萬新幣左右”,這位工作組成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