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4年的車市,人們最有印象的可能是“低迷”二字。但是,僅僅用“低迷”、“蕭條”、“降價”等字眼形容是不夠的。今年的車市,對于整個中國的汽車市場、消費者都是一個意義深遠的年份。
車市低迷
在經歷了2003年高歌猛進的市場增長后,中國車市在2004年忽然打了個“結”,一下子跌入冰點,1~10月份,整個汽車市場的增長不足10%,這與去年76%的增長有天壤之別。整個市場銷售不暢,高、中、低各個檔次的競爭都異常慘烈,價位大幅下降、新品快速露面、配置不斷更新、服務好上加好、購車條件一讓再讓,車市“低迷”聲一片,
廠商也暗暗叫苦。
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這種低迷有50%是數字上的誤導:2003年是以2002年銷量為基數計算,而2004年與2003年同期相比,在汽車銷售數量上是不會有太多的區別。另外50%的因素是由于明年進口配額制度的改變以及消費者的持幣觀望態度、消費信貸制度不全導致產銷不暢。“低迷”,是屬于廠商以及
經銷商的,利潤的大幅度降低,廠商和經銷商確確實實感到了市場季節里面嚴冬的殘酷。
汽車降價 由于今年汽車產能的進一步增大,汽車價格受到車市增長低迷的影響,廠商紛紛降價,以爭奪市場份額,保證產銷率。降價幅度之大、涉及面之廣是前所未有的。2004年汽車工業的利潤與去年相比大幅度下降,汽車市場開始告別暴利,尤其是
乘用車市場,降價使第四季度的利潤最多占全年的15%。下面是2004年單車型降價排行榜:
• 2004年
通用spark降幅--25.9%
• 2004年
現代索納塔降幅--16.3%
• 2004年
奧迪A4降幅-----16%
• 2004年
東方之子降幅---15.7%
• 2004年東風
愛麗舍降幅--15.7%
• 2004年
海南馬自達降幅---15%
• 2004年
菲亞特降幅----14.7%
• 2004年
上海大眾降幅---14%
• 2004年
高爾夫降幅----13.5%
• 2004年通用
君威降幅---11.8%
降價之風如此之盛,使得消費者覺得汽車也如it產品一樣,一天一個價錢,也使得消費者更加持觀望態度。汽車,便宜賣啦,差價返還,可以優惠5000元……也許是今年消費者的最直觀的感覺。
新款潮流 從低端的
廣本飛度、
奇瑞風云到高端的
華晨寶馬、
奧迪a4;從三廂車到兩廂車,2004年的中國車市推出了近50款新車型,可謂斑斕多姿。其中以
一汽豐田的
花冠、
北京現代的依蘭特,
長安福特的
嘉年華、東風
標致307、
廣本飛度兩廂、通用
凱越GRV這幾種車最為耀眼,市場銷售成績不斐,逐漸成為青年白領階級談論最多的話題。
但是,這么多的新車面世,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大量新車上市沒有從根本上起到激活車市的作用,多數新車入市后竟如泥牛入海,這種現象令人心灰意冷,以至于一些原定于年底推出的新車計劃也臨時被取消了。
法規政策 6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頒布實施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主要包括政策目標、發展規劃、技術政策、結構調整、準入管理、商標品牌、產品開發、零部件及相關產業、營銷網絡、投資管理、進口管理、汽車消費等方面的內容。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首次將汽車工業產業政策與汽車消費政策合二為一,提出培育以私人消費為主體的汽車市場,改善汽車使用環境,維護汽車消費者權益。還明確提出,除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外,任何單位不得對汽車消費者強制收取任何非經營服務性費用。
無疑,中國的領導階層希望汽車產業成為中國社會經濟成分種的支柱力量。汽車生產廠家在政策的鼓勵下,必將推出更多更好的新車型,消費者也將有更多選擇。
另外,在質量管理方面,國家在今年3月15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頒布了令人振奮《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2004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是我國以缺陷汽車產品為試點首次實施召回制度。從此,我們消費者告別了“求告無門”的歷史。面對有缺陷的車型,我們不再只是擁有忍氣吞聲的權利。
根據規定,消費者或車主發現汽車可能存在缺陷有權向主管部門、有關制造商、銷售商、租賃商或者進口商投訴或反映汽車產品存在的缺陷,并可向主管部門提出開展缺陷產品召回的相關調查的建議。同時車主也應當積極配合制造商,進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
可以清晰的感覺到,我們國家的各方面政策法規都在不斷的完善中,這也是每個汽車消費者最企盼的事情。
經濟環境 自從去年各大
保險公司相繼退出車貸險后,近日,中國保監會發出通知,正式叫停汽車消費
貸款保證保險(下簡稱車貸險)。根據保監會的要求,從3月31日起,現行的車貸險將一律廢止,各保險公司將制定新的車貸險條款費率。這意味著,對推動我國汽車消費貸款市場的快速發展曾立下“汗馬功勞”的第一代車貸險,將正式退出“江湖”。車損險一年中三次上調,特別是從11月1日起,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啟用新版車損險產品。受到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批評。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人士公開表示,不希望其他保險公司跟進;消費者信貸消費的門檻一再提高,汽車信貸市場尚未有實質性啟動,信貸主體還沒有培養起來,汽車金融市場也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等等。
2004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已分別在3月31日、5月19日,8月25日進行三次上調,再來還是消費者這邊,油價上漲,確實讓很多有車一族頗為頭痛。從2塊多到接近4塊,促使了更多買車的人考慮經濟型小
排量汽車。
中國汽車的市場已經由“起步”進入了一個“井噴”的階段,雖然今年可能不是出在波動曲線的最高峰,但是總體來說,我們的汽車工業、市場、法規、經濟環境都經歷了歷史性的變化,走在了一條日趨成熟的道路上。
PCauto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僅在提供更多資訊供讀者參考,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太平洋汽車網 評論作者團 邀請您參加!
內容題材不限,體裁不限制,目的是對汽車產業、政策、廠商、經銷商、消費者等種種行為,種種現象發表自己的言論和看法。
評論作者團成員需要定期定量供稿!
稿費從優!
歡迎各界人士參與!
感興趣者請發您的資料到下面的郵箱:zhouwl@pcauto.com.cn
姓名 年齡
地址:
聯系電話:
個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