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們還聽到力帆集團有關人士振振有辭:此次事故在力帆520正式宣布上市的時候出現在網上并不斷炒作,讓人感覺是“近期”的事,而且事故中人員“無生還可能”,刻意將輿論引向不利于力帆的一面,這讓力帆集團感到費解。對于捏造事實、惡意中傷、損害力帆集團聲譽的個人和集體,力帆集團將通過法律途徑討回公道。其實在我們看來讓人感到費解的應該是我們的消費者和對力帆抱以希望的人,事故發生了卻沒有在企業自身管理方面的漏洞做出正面的回答,將此次事件的性質定義為有人惡意的炒作,這種出了事情忙于遮丑而沒有深刻反思的回應讓人感覺還有揣摩之處。
在這里我們還要強調的一點,也許我們將過多的眼光放在了:國外已經開賣!可是國內的銷售情況呢?筆者從力帆汽車成都經銷商處獲悉,力帆520兩臺樣車剛剛放到展廳,消費者預訂力帆520,在交納訂金后45個工作日才能提到車。根據當地商家的解釋,該兩臺力帆520樣車只用于展示,與交給用戶的商品車有部分區別。而目前廣州地區尚未有經銷商,也就是說在廣州的這樣的大城市現在更本見不到力帆520,這么說力帆在全國的銷售網絡就更加不用說了。力帆在國內的經銷及售后服務方面還要加把勁!
不論于情于理國產的品牌我們是應該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國不可能永遠成為世界的加工廠,近年來我們也一直倡導著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轉換,我們很高興的看見,奇瑞、吉利、海爾、力帆摩托等一些企業開始在國外建設工廠,直接將我們的產品通過CKD和SKD方式輸出。但我們在感嘆中國發展的同時是不是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完善的方面呢?畢竟和歐美日韓的國際知名企業我們的差距還不只是一點點,在他們的眼中國內汽車行業很多的產品也還是粗糙的玩具,多數購買的也是別人放棄了過時技術,就算而現在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技術和國外相比在精度和技術含量方面也稍遜一籌。
今天我們為力帆520使用的是寶馬的1.6排量時速可以超過200公里的發動機,為力帆520轎車從上市的一刻開始就已經邁出了國門而感到興奮;是不是明天我們要為力帆有朝一日有自主一款可以和寶馬1.6排量的發動機媲美的產品,為有朝一日國外的大廠回過頭來買我們的發動機而努力呢?
2006年力帆汽車,重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