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燃油稅施行后的那股熱鬧勁了嗎?
說來說去,燃油稅政策的推行真就是有那么多的“攔路虎”。但是,我們還是希望“長痛不如短痛”——“燃油稅”早征早好。
也許,我們很好理解政府沒有完全放開成品油價格的意圖。就以今年1-2月份國際原油價格迅速飆升的那段“歷史”來看,“消息閉塞”的我們現在才知道完全是因為國際炒家惡意操縱原油期貨等“金融產品”才直接導致了短時期內的價格巨幅上升。而在3月份,國際游資撤離后,原油價格便逐日下滑。這些經濟波動的局面不是中國政府希望看到的,相信也是國民所不愿親身經歷的。
再聯想到不久的將來,“燃油稅政策”將成倍放大國際油價給消費市場帶來的壓力。處于成品油消費鏈終端的消費者將對價格變動更加敏感。
但是,國際油價的波動絕對不應該成為“燃油稅政策”的充分、必要理由。起碼,“燃油稅”讓大家有了一個非常統一的規矩。俗話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政府發起、需要每個人身體力行的“節能”目標就需要每個汽車消費者更懂得“量入為出”。汽車,以后必將是每個家庭都能享受的“福利”,而非有錢人才喜歡的“玩物”。我們必須找到一把界定“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尺度。
再說了,去年底透露的消息:中國政府早已開始仿效美國大量儲備能源的做法:中國當前計劃戰略石油儲備量在200萬噸至300萬噸之間,2010年前將增至1200萬噸,達到相當于1個月進口量的水平。2020年中國原油儲備將增至國際能源署(IEA)建議的相當于3個月進口量的水平。這些看似“國家大事”的規劃其實與百姓息息相關。想想最近各大城市里、公路上的貨車司機們為了加滿柴油必須排隊2公里的“恐怖”場景。如果不是因為市場中的柴油儲備缺口,導致中石油、中石化不愿意高價收購國際柴油來滿足售價偏低的國內市場,又何至如此?!我們希望政府能早日推行“燃油稅”政策,將國內的成品油市場納入“和諧”管理的軌道。
“燃油稅政策”的推行更能讓整個社會“動”起來,會在實際上影響著家用經濟型轎車的發展趨勢,約束公務、商務用車的使用頻率。特別是對于老百姓非常關注的政府機構公務車用燃油會減、免征收燃油附加稅,還是考慮使用與社會一致的費率的問題——主觀上,對于發起倡導“節能型社會”的政府部門來說,首先就應該樹立起“節能型政府”的榜樣;客觀上,明顯提升的燃油費用增長也會警示公務車的使用部門必須遵循“效率和效益”的互相轉化。對于生產經濟型家庭轎車的汽車廠商來說,更能體現出高技術含量、低能耗產品的相對優勢。而廣大的經濟型家庭轎車消費者也能因為更合理的費用支出模式剔除掉汽車作為“奢侈品”的“披風”,更能適當引導國內汽車消費盲目趨向SUV和大型兩廂車型的走勢。
考慮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可能需要“站好最后一班崗”,考慮到新成立的工業與信息化部需要“建立威信”。我們依然應該擁有“盡快看到開征燃油稅的那一天的到來”的美好愿望。不管說是為了杜絕腐敗、督促政府“節能”,或者說高瞻遠矚、引導汽車工業發展方向,還是說提倡消費環節的節約、從汽車消費的源頭就樹立起“節約”的概念。總之,我們眼前有條捷徑——開征燃油附加稅。
相關新聞:
公務用車是癥結 期待“燃油稅”推動改革
發改委副主任:現在開征燃油稅不是好時機
解讀全額征消費稅 燃料油消費稅≠燃油稅
燃油稅08年3月征 考驗政府多過考驗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