躡影追風 勞斯萊斯魅影/曜影雙車試駕
冷酷向左,豪華向右。將魅影與曜影停泊在一起,相信大家都能了解到它們互為姊妹車型的關系。這副在古斯特基礎上“微整容”的前臉,既能營造出勞斯萊斯標志性的端莊肅穆感,亦展現出更多的活力,暗示出這兩款車型的客戶群體均偏向年輕一輩。
售價均為505.00-590.00萬的它們(實拍車型為魅影Black Badge、曜影標準型),在定位上均出奇的一致,就是為4名乘員呈現一趟完美旅程的奢華GT跑車。得益于它們的加入,在古斯特 -魅影 /耀影 -幻影(由低至高)這四輛車型里,絕對有你最想要的那臺勞斯萊斯轎車。
厚實的楔形車頭、標志性的“帕特農神廟”格柵、優雅的雪茄型車身、碩大的21英寸合金輪轂、向前開啟的車門,每一項特質,都令蕓蕓眾車自薦慚愧。為什么同是裝備4個轱轆的交通工具,魅影 /耀影會顯得如此突出?只因它們來自勞斯萊斯。
賞析●魅影
得益于Black Badge套件的加身,魅影展現出了它性格中的冷酷一面,這在此前的勞斯萊斯車型中可不常見。無論是熏黑的鍍鉻中網,亦或是同樣經過熏黑處理的勞斯萊斯LOGO+歡慶女神的Icon,均給人以過目不忘的精神洗禮。
深邃而晶瑩的大燈組造型較為時尚,不再是橫平豎直的矩形輪廓。但在小編看來,這燈組卻在體積以及內部的科技含量上略微吃虧,與勞斯萊斯車型慣有的銳利“眼神”有著些許落差。但格柵 /引擎蓋 /翼子板三者所形成的立體感,依舊閃耀著純粹英式設計的光輝。
盡管向兩側翻折的引擎蓋設計已經被棄用多年,但崇尚復古情懷的勞斯萊斯,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優良傳統。設計師在引擎蓋上巧妙地布置了一個小凹槽,并以一根鍍鉻飾條作為左右兩側的劃分,營造出不亞于當年的風韻。
至于勞斯萊斯的輪轂LOGO為何能保持直立,是因為工程師們在雙R LOGO背后放置了配重,像不倒翁一般把使重心控制在最低點,并以精密程度極高的低摩擦力軸承作為承托,無論是在靜止亦或是在輪圈轉動時,基本能保持雙R LOGO處于豎著狀態。
毫不吝嗇的精致鍍鉻裝飾,是勞斯萊斯車型的一大亮點。不同于普通車型那廉價的亮面鍍鉻飾條,勞斯萊斯的鍍鉻條明顯用料厚實得多,同時表面亦采用了特殊的類磨砂質感處理,無論是看上去和摸上去的感覺均十分“勞斯萊斯”。
寬度高達285mm的21寸后輪,與優雅下滑的車頂弧線相得益彰。與前臉所營造的層次感類似,設計師們依舊在輪拱與車頂線條的銜接上動了不少“小心思”,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了類似于奢華游艇的觀感,與潛在用戶們的生活品味完美掛鉤。
藍灰撞色的細膩頭層公牛皮、貼心的電動閉合車門、趁手的檔桿 /手剎 /點火按鈕、奶油般細膩阻尼的大幅方向盤,營造出與小編駕駛過的其他車型完全不同的駕駛體驗。手到拈來的駕馭感,就應該是這樣的。
與寶馬iDrive 6.0系統異曲同工的操作體驗,是勞斯萊斯這套車機系統給小編的最大印象。它當然能令用慣iDrive系統的車主方便上手,同時也能以冰涼而頗具金屬味的旋鈕 /按鍵觸感,來回饋車主那細膩而敏感的指尖。
沒有自降身份的大面積塑料組件,沒有高深莫測的花哨功能,勞斯萊斯車上的每一個部件,均有著“所見即所得”的使用體驗,并雜滿足你期待的基礎上走得更遠。例如這個帶金屬拉桿的飛艇式空調出風口,能為你帶來雄渾有力的冷/熱空氣,隨時根據你的需要瞬時(注意這個詞)變換氣流的方向、大小,以及溫度。
畢竟,每一輛勞斯萊斯的空調,都像耀影Black Badge“滿天星”頂棚的觀感一般,精妙絕倫。
鑒賞●曜影
與酷黑風格明顯的魅影Black Badge車型相比,1950年代Silver Dawn敞篷車型的現代版——曜影(Dawn),顯然更符合大家對一輛勞斯萊斯轎跑的期待。同時,印象中勞斯萊斯標志性的金屬質感格柵+歡慶女神立標亦回歸了。但除此之外,曜影與魅影車型的前臉設計,已很難找出具有明顯差異性的細節。
勞斯萊斯方面稱,該“歡慶女神”立標價格不菲,為防止不懷好意的市民產生邪念,故設計了一個伸縮機構,能在鎖車后自動將立標收回(也可在車輛菜單中取消鎖車自動縮回功能)。但車主們的熊孩子也得管好自己的小手手,畢竟立標在檢測到危險自動收回后,是需要去勞斯萊斯售后服務中心解鎖、重新激活才能再次伸出。
在車漆方面,曜影顯然被噴涂了45kg的“高級灰”金屬漆面,在細膩程度以及光澤感的呈現上無可挑剔,與14輻的拋光鋁合金輪轂相得益彰,帶來優雅端莊的氣質。
支持22秒極速開啟的軟頂敞篷,是曜影與其它所有勞斯萊斯車型唯一的不同。畢竟,哪怕再豪華、體驗感再舒適的內飾,都架不住人類對一片寬廣無垠藍天的渴望。
而這根與內飾顏色相同的車身裝飾線條,則是出自出自蘇塞克斯工廠的匠人之手。Topgear S20E06曾點到過,這位匠人“擁有著世界上最穩定的手”,畢竟從曜影頭燈延伸到尾燈的距離,已超過一輛家用小車的全長了。
紋路對稱的頂級實木飾板、隨“觸”可及的金屬質感按鈕、各處有意思的小機關,塑造出了曜影的獨到形格。盡管缺少了星空頂棚,但整套內飾的奢華氣場及隔音效果均不輸魅影車型,在敞篷車界中堪稱鶴立雞群。
堅持最大程度的對稱,是多年來勞斯萊斯在內飾設計上的執著,上方提到的木紋飾板便是其中一方面。而在內飾的布局上,手剎區域/右側鐘表、空調控制面板、iDrive系統輸入旋鈕環繞其中的4個杯架,明顯是強迫癥晚期的工程師才能設計出的杰作。
略為尷尬的是,盡管曜影的敞篷能在22s內打開,50km/h時速下收回,但小編不建議車主在行駛中操作。畢竟這個敞篷的開啟旋鈕設在了iDrive系統輸入旋鈕的右側,容易被飲料遮擋;其次,該按鈕需要在成個過程一直按住/摳起,否則會觸發安全保護機制,整個敞篷機構將停止運作,直至重新操作按鈕。這也是曜影內飾中為數不多的槽點了。
自信地將“手工打造”字樣銘刻在迎賓踏板上的品牌,相信除了勞斯萊斯,找不出第二家。盡管勞斯萊斯已被寶馬集團收于麾下,但整個品牌對于傳統手工藝文化的不懈傳承與尊敬,依舊令人肅然起敬。
在勞斯萊斯的價值觀體系中,上等的公牛皮能提供柔軟、貼身的親和力,實為制造頂級豪車座椅的首選。只因母牛在懷孕時,會出現妊娠紋,影響最后呈現給各位乘員的質感,不符合勞斯萊斯精益求精的標準。
噢對了,勞斯萊斯特有的門板雨傘烘干機,依舊能在曜影/魅影車型上找到。為了避免車主出現無傘可用的尷尬,勞斯萊斯還貼心地為兩扇車門各準備了一把全尺寸的黑色雨傘。乘員們僅需按下那金屬按鈕,內置的彈簧即將其推至順手取用的部位,儀式感滿分。而至于這把傘的來頭,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踴躍留言。
V12●原力
V型12氣缸、雙渦輪增壓、465kW(632PS)的超跑級馬力輸出,以及12m城市公交車級別的870N·m的海量扭矩,就像富豪銀行里的億萬存款,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到真正需要動用時方可派上用場,完美詮釋何為底氣。
翻閱歷史,勞斯萊斯與V12已結緣整整86載,它們放佛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在進化中共同成就彼此。
然而,再不朽的傳奇,也終有煙花易冷之時。勞斯萊斯CEO Torsten Müller-Otvös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電氣化才是勞斯萊斯的未來,將用十年時間穩步的轉向純電動車型。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再也見不到全新的V12勞斯萊斯了。
相比于其它車型要不這個方面做不好,要不那個方面做不好的遺憾感,勞斯萊斯只是做了點“微小的工作”,將每個方面都打磨得至臻至美,這就是它一個多世紀以來屹立于世界車壇的底氣所在。
造車,一定要造完美;做人,何嘗不以追求完美的心態去拼搏?
相信,當你真正走上人生巔峰時,總會有一臺適合你的勞斯萊斯在櫥窗中靜靜地等待著你。
——謹獻給追求自身夢想的讀者們(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秦子鈞)
編輯推薦閱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