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親民的選擇 測試比亞迪全新秦EV高續航版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作為比亞迪王朝系列車型的開山之作,歷經6年終于迎來換代。新車除了內外設計使用了最新的家族設計語言外,還采用了全新的e平臺技術,“三電”技術有了進一步提升。實際表現如何?下面通過實測來尋找答案。
目前比亞迪全新秦EV一共推出了3款車型,其中17.48萬的出行版針對網約車市場,供我們普通消費者選擇的就只有兩款車型了。這次我們拿到的試駕車是補貼后售價為13.99萬元的高續航版尊貴型,也就是頂配車型了,NEDC續航里程為421公里。
相信大家對于比亞迪e平臺技術應該比較熟悉了,目前像新一代唐EV、秦Pro EV等車型都來自這個平臺,全新秦EV同樣也是基于e平臺打造而來,實際變化比我們看得到的還要多。這里主要說一下純電動車的最為核心的“三電”技術,在e平臺下,全新秦EV實現了電機、電控、變速器的高效集成,據官方數據顯示,相比上代分體式的結構,體積降幅30%、重量降幅25%、功率密度提升了20%,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全新秦EV的“發動機艙”空了許多。
再來看幾項數據,新車搭載的是能量密度為160Wh/kg的三元鋰電池,電池總容量為53.1kWh,官方NEDC續航里程為421公里,最大支持50kW快充,充滿時間為1.5h,而從電量30%-80%時間為30min,便利性無疑更好。實際表現怎樣,接下來我們也會實測。
市區道路通勤的話,相比同價位的燃油車而言,純電動車明顯的優勢就是動力輸出的平順性以及靜謐性,這一點全新秦EV就做得就很到位,動力輸出線性漸進。一來少了傳動變速箱的換擋動作,提速時響應快,隨傳隨到;二來少了發動機拉高轉速時的嚎叫聲,這種工況下車廂明顯更安靜。
電動機有著100kW的最大功率,180N·m的最大扭矩,數據并不算亮眼,我們實測的百公里加速成績也在12秒出頭,這樣來看的話秦EV的動力性能就比較一般了。不過實際體驗來看,市區工況下(80km/h以下)秦EV的動力提速性能主觀體驗甚至要比那些1.5T的燃油車還要更快。個人覺得主要的原因就是電動機的扭矩輸出特性使然,動力響應快,延遲少,尤其在市區道路穿梭更暢快。所以絕對動力性差的,響應動力性就不一定差。中低速工況下的加速體驗,要比相同絕對動力性的燃油車好太多。不過畢竟功率擺在那里,后段的加速就比較一般了。
秦EV也提供了運動、經濟以及雪地三種駕駛模式,個人覺得平時實用經濟模式就已經足夠,這種模式下并不會像燃油車那樣的“肉”,動力響應還是比較快的,并不會覺得動力拖沓。運動模式下,動力輸出對于電門的深淺更加敏感,提速明顯更加迅猛些。雪地模式在南方基本不會用到了,北方冬天還是很實用的。
另外,秦EV提供 了“標準”和“較大”兩檔能量回收,主觀感覺在松開電門時回收力度不算太大,兩檔差別也不算明顯。不過在踩剎車時,應該是能量回收與機械剎車的控制邏輯優先級問題,制動力要比想象中來得大,有點突兀,一開始需要適應一下。
底盤采用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組合,動力電池板被布置車身底部,重心比較低,而且整備質量也被控制在1520kg,相比上代接近2000kg的車重,輕量化明顯,無論對操控還是續航都是有正面影響的。底盤調校和預想中一樣,偏軟的懸掛對于路面的細碎震動過濾還是比較干凈的,主要照顧駕乘舒適性,這方面的表現符合它的定位。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