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級PHEV打起來了 帝豪L雷神Hi·P對比秦PLUS DM-i
PHEV車型的加速性能,會受到電池放電功率的影響,而放電功率又與實時電量有關,所以我們對兩車分別進行了高電量和虧電兩種狀態的零百加速測試。
測試時關閉ESP和空調,打開SPORT模式和HEV模式,采用憋轉速的方式起跑,讓動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高電量加速測試
測試時帝豪L(詢底價|查參配)的電池電量在80%左右,表顯純電續航里程77km,電力比較充足,能夠為最高320牛·米扭矩 的驅動電機提供能量支撐。另外,DHT Pro變速機構1擋的大齒比可以在起步時爆發出非常強大的輪上扭力。因此在ESP關閉狀態下,帝豪L起跑瞬間會出現持續兩秒鐘以上的撓胎。
驅動輪突破抓地力持續打滑其實會損失一定時間,經過數次測試,破百時間都在7.5秒以上。隨后我們把ESP打開,同樣采用憋轉速的方式進行起跑,有了電子系統的限制,前輪只是出現了短暫的打滑,最終實測最快破百成績為6.65秒,比官方的6.9秒還要再快一點。
秦PLUS(詢底價|查參配)測試時電量為86%,在關閉ESP的情況下,同樣采用憋轉速的方式進行起跑,起步時有點掉轉速,驅動輪沒有出現明顯打滑,隨后動力迅速跟上,整體姿態比較平穩,整個加速過程平順線性。
從測試圖標來看,帝豪L從0到60km/h之間,加速度穩定保持在0.5g的水平,初段加速能力確實比較強。在75km/h時出現了一次比較明顯的波動,實際測試過程中也確實感受到了一次比較明顯的換擋闖動,DHT Pro三擋變速系統在這種高負荷狀態下進行變速,動力接合還不夠流暢自然。
秦PLUS的曲線圖比較平滑,E-CVT的平順性還是更好,不會出現發動機高轉速下切換擋位動力接合感明顯的情況。相對而言,秦PLUS在起步瞬間爆發力沒有帝豪L那么強,畢竟沒有1擋大齒比來實現彈射起步。不過得益于電機驅動,初段加速度值也在0.4g以上,不比帝豪L低多少,后段就相對弱一點。
虧電加速測試
在虧電狀態下,電池的放電功率會受到影響,驅動電機難以持續高負荷輸出,此時動力更多依賴發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兩臺車的加速性能會不會拉胯?
我們把兩車的電量都盡可能消耗到底,讓車輛處于完全無法進入純電驅動的狀態,此時帝豪L表顯純電續航僅剩8km,而秦PLUS表顯電量為20%。
在ESP關閉的情況下,帝豪L即使在虧電時狀態下,起跑時輪胎 依然會打滑,但持續時間不長。即使無法打開EV模式,電池里依然保留了一定電量,車輛靜止起步和低速行駛時都得以輔助,這是原廠設定的保護值,也是混動車型省油的關鍵。
最終實測虧電狀態下零百加速成績為7.43秒,秦PLUS則是8.45秒,兩者差距依然在1秒左右。從各自的曲線圖可以看到,帝豪L虧電加速全過程動力輸出比高電量加速更為順滑,但g值處于持續緩慢回落的狀態,沒有維持高輸出平臺的區間;秦PLUS則與高電量加速過程一樣線性,但G值回落更早更快。
兩者的動力性能都在一定程度受到了電量的影響,但程度不算很大,大概在0.7-0.8秒之間,在實際駕駛中很難體會到這種微小的差距。而即便是8.45秒,對于一款A級家用轎車來說也不算肉,要知道大眾朗逸1.5L自吸純燃油版的零百加速需要13秒。電驅就是給力。
制動性能也是一輛車的關鍵指標,我們對兩車進行了百公里剎停距離測試。實測帝豪L和秦PLUS制動成績分別為42.44米和41.08米,雙雙超過了40米,表現一般,不過同級別的豐田雷凌雙擎E+,起亞K3 PHEV等車型,也是42米的水平。
從兩個車的數據圖表可以看到,帝豪L制動全程加速度在-0.9g,而秦PLUS平均在-1.0g上下,減速效果更強。帝豪L勝在全程制動力輸出穩定,腳感均勻,秦PLUS腳感略顯分段,全力制動過程制動力也出現了一定波動,但數據說話,它的制動性能確實比帝豪L更佳。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測試場地、車況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數據結果基于本次測試而討論,僅供參考。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