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妥協說“不!” 試駕型格HATCHBACK
【太平洋汽車 評測頻道】合資品牌的“雙車戰略”大家早已不陌生,不過,它們要么長得一模一樣,要么被改得毫無特色,甚至被魔改得失去原來風味.....但本田型格(詢底價|查參配)可以說是例外。脫胎自第11代思域的它,不僅重啟了"Integra"的這個經典車名,甚至連中文名都用了當年的港譯,可以說第一步就贏得了車迷們的心意。更令人贊賞的,型格的前臉除了有獨特的演繹,更帶來了令人眼前一亮的高顏值設計,特別在這一代思域被詬病略顯平庸之時,它的出現尤其值得加分。
在型格三廂版亮相一年多之后,型格HATCHBACK終于也加入車系陣營,動力上有混動e:HEV和1.5T燃油可選,連車迷喜愛的6MT變速箱也沒有缺席,在玩樂型兩廂車越來越少的今日,型格HATCHBACK到來可以稱得上是車迷恩物。
我們先聊聊型格HATCHBACK的動力選項。新車依舊提供CVT燃油版和e:HEV混動版可選,燃油版甚至還有6MT變速箱可選,為了照顧對駕駛有要求車迷買家,本田可以說是給足了誠意。
動力系統才是重點,我們這次試駕的為e:HEV混動版頂配車型,搭載了本田第四代 i-MMD 混動系統,該系統由2.0升阿特金森循環自然吸氣發動機與雙電機組成,相比上一代系統動力單元 IPU 的集成度更高、電池也進行了擴容、變速箱同樣也有優化。參數方面,發動機最大功率105kw,峰值扭矩 182N·m。驅動電機最大功率 135kW,最大扭矩 315N·m,系統綜合功率 149kW,匹配E-CVT變速箱。
除了發動機之外,電池也有比較大的升級,型格e:HEV上搭載的動力電池,相比于凌派混動上的那套1.5L i-MMD系統,電池電芯從60個增加到了72個,能量密度從6.2Wh/kg提升到了11.1Wh/kg,增漲了79%,因此重量也得以從45.9kg降低到了36.4kg。并且新的電池組取消了保留容量的設置,擴大可用容量,不僅使電驅范圍進一步擴大,發動機直驅模式下電池也可以輔助給力。
對于混動系統的大腦——動力控制單元PCU,第四代系統也進一步小型化,此外還增加逆變器功率、采用輕量化鋁材高壓電纜、優化E-CVT減振器結構等等,通過對每一處的升級優化,來達到提升性能、降低油耗的目的。
型格在路上的能見度已經有不少,相信有留意這款車的朋友對其設計亦已經不陌生。在設計上,國內市場上“雙車戰略”永遠逃不過與孿生車型的對比,型格也不例外。一般來講,原版設計是最自然流暢的,來到國內的特供版本,為了彰顯獨特性,少不免要打破原有的設計平衡,但源自十一代思域的型格,卻是少有的贊美遠遠多個批評的雙生車。原因很簡單,這一代思域主打”爽快CIVIC“的設計哲學,大幅刪減復雜夸張線條,整車回歸90年代的親民小轎車形態,對此車迷們亦驚呼”不再鬼火“。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能在型格身上看到它填補了思域在設計上”不夠帥氣“的位置,前臉利用向內傾斜的細燈+前傾小格柵的方案,能帶來兇惡氣場;尾燈設計更是精彩,三廂版倒鉤式立體造型和豐富的折線進一步強化運動氛圍,這一點確實比新思域更能籠絡眼球。來到本文的主角——型格HATCHBACK,則是和思域HATCHBACK同享了車尾設計方案,大溜背、短促的車尾以及棱角分明的尾燈,均令整車外形更加矯健,當然,如果是大尺寸輪轂,它的氣質就更能發揮出來了。
型格HATCHBACK和三廂版也不會有什么區別,10.2英寸全液晶儀表盤+9英寸中控大屏的組合沒有缺席。蜂窩狀的出風口一直延伸至副駕駛,形成了一體式設計,把空調葉片隱藏在網格背后,使得內飾在維持開闊感同時也帶來了新創意,這個細節在如今本田最新一代的雅閣和皓影/CR-V中也能見到。
標榜運動或者玩樂屬性的兩廂小型車、緊湊型車曾經在國內市場有一定的能見度,但隨著大家紛紛投向SUV或更大型轎車的懷抱,那些百花齊放的局面似乎有點凋零。融合燃油經濟性、駕控樂趣和設計美感的型格HATCHBACK,越發成為市場上不肯妥協的產物。再往后幾年,這些注重駕駛樂趣的20萬元內兩廂車還剩多少?甚至像型格/思域HATCHBACK、福克斯兩廂、高爾夫這些車還會否有原汁原味的后續車型?小編并不敢保證。只知道,像型格HATCHBACK這類車,是值得傳統車迷去珍惜的。 (文:太平洋汽車 楊嘉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