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豪華車主的用車焦慮 試駕林肯z/冒險家混動版
【太平洋汽車 評測頻道】當今,至少對于中國市場而言,新能源的細分市場是每家車企都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各個品牌都有不同的選擇。比如,奔馳和奧迪選擇了開發純電平臺,寶馬采取了“油改電”策略,凱迪拉克也用純電車試探性地進入市場,雷克薩斯使用保守療法繼續堅持混動。在這個路口,各家的選擇不一,也都不易。
2023年,燃油車整體銷量下滑,盡管豪華品牌受到的影響小于非豪華品牌。但是,不管是本土品牌還是國外品牌,在中國你都必須要面對新能源領域,而且,你必須要拿出一套解決方案。顯然,前面提到的幾個品牌都不太順利,連BBA都被戲謔稱為“雜牌電車”。也許是看到了凱迪拉克在電車市場也是一塌糊涂,同為美系品牌的林肯在新能源上的動作雖然緩慢,但還是比較理性地沒有走純電路線。因為,從豪華品牌的目標人群來看,對“油”車的依賴和信賴更多。
所以,林肯選擇了混動,俗稱“輕混”,就是發動機加永磁同步電機再加E-CVT變速箱的組合;再通俗點就是豐田、本田混動的那種;或者再直觀點,就是蒙迪歐和銳界L的混動系統。
這套電混系統解決了用戶對林肯比較在意的兩個問題:
第一,油耗高,美系車的特點,也是實話。不管林肯還是卡迪拉克都不省油,所以混動系統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冒險家(詢底價|查參配)為例,燃油版油耗7.99升,混動版為5.35升,續航里程提升約50%(實際路況油耗差距可能更大)。
第二,動力提升,以林肯z為例,燃油版0-100km/h加速時間為6.8秒,混動版為6.04秒。
(以上數據來自于官方參數)
也許大家會問,林肯為什么不出增程或插電?其實增程對于國外品牌來說已經是“過去式”了,他們的新能源歷史進程是增程、插電、純電,對于很多豪華品牌來說,純電才是是終極目標。所以,像BBA這樣的品牌,增程早就不做了,插電也是過渡性技術,當然,現在國內的插電市場非常火,對BBA來說可能是個誤判,他們當時確實也沒好好做插混車,所以,現在他們手里的那些插混車都是非常拉胯了,然而,意外的是到了純電時代傳統豪華品牌也被市場邊緣化了。所以,現在也只能回過頭來深挖油車市場。這也是林肯在“油”的基礎上選擇做混動的理由,應該也是最好的選擇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從油過渡到混動,相對于插電或增程,車輛的行駛質感幾乎不會有影響,比如不用背著大電機就不用擔心車重的大幅提升對操控性的影響。當然,缺失的部分也很明顯,比如無法享受購置稅減免,無法依靠純電通勤,露營游玩沒有外放電等。
駕駛感受:動力和油耗提升明顯
升級了混動系統,動力系統,林肯z混動版和冒險家混動版有區別,林肯z的混動版采用了2.0T發動機(214kw)+電機(140kw)的組合,搭配E-CVT變速箱,這套動力組合在同類型的混動車型中,性能參數是非常突出的,百公里加速6.04秒。冒險家則采用了1.5T發動機(142kw)+電機(96kw)的組合,同樣搭配E-CVT變速箱。
林肯z混動版 2.0T+電機+E-CVT
冒險家混動版 1.5T+電機+E-CVT
林肯z混動版:突出動力性和舒適性
加速體驗,林肯z的動力表現非常搶眼,基本和廠家宣傳的感受一致,就是電車的加速感,而不是大馬力燃油機的感覺。雖然,6秒的加速和主流電車相比是比不過的,但加速的感覺確實是電車那種細膩的爆發感,尤其到了比較高的速度,即便你知道發動機已經介入了,但“電感”依然很足。這和之前體驗過的同類的如豐田系的混動車型,加速感完全不一樣。至少在這類混動系統中,林肯z的表現應該是最好的了。
不過這套動力系統的性能,對于前輪驅動還是有壓力的,在起步時的打滑比較明顯,日常駕駛倒不用擔心,反正大家也不會沒事就地板油起步。
底盤維持了之前的舒適性,雖然在前驅車里,林肯z的操控性是不錯的,但是相對于冒險家來說,它的調校就舒服多了。作為一款中型車,它在權衡操控和舒適方面做得比較好,基本都能兼顧到。
冒險家:突出燃油經濟性和運動性
冒險家作為一款緊湊級SUV,一直以來它還是以寶馬X1為競爭對手的,所以,這款車的風格是偏運動的調校。但是,燃油版冒險家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油耗高,這一點是不如寶馬X1的,況且和現在的很多混動車型比就更沒優勢了,比如領克08。
所以,我們先說一下油耗,這次重點體驗了一下混動版冒險家的油耗表現(z沒有體驗到),這次在長沙的市區(通暢道路)行駛了約22公里,表現油耗為5升,這個水平要比老款至少低了一倍。
日常行駛時,低速蠕行時車輛可以依靠電機來推動,當速度起來后發動機介入。在發動機介入的時候,還是能明顯感覺到的,這臺1.5T的發動機噪音要略大于林肯z的2.0T。介入后的聲音控制的不錯,基本就是燃油車的感覺了。動力表現還不錯,主觀感受不輸燃油版,但確實沒有林肯z那么好。
懸掛調校沒什么變化,偏硬,路感非常強。但主觀感覺座椅好像比最早的2.0T版本要軟了一些,當然,即便能察覺到一些舒適性,相比于同類型產品,它都是屬于偏硬的那種。
外觀/內飾:電混林肯z有哪些變化?
除了動態表現,這兩款車在設計方面也與燃油版做了區隔,增加了一些混動版專屬的方案。并且,配置也有所升級,比如車機升級了8155芯片,讓大屏幕操作起來更加絲滑。關于兩款車的調整,請參考下面的表格。
電混林肯冒險家的專屬升級 | |
新增電光銀專屬車色 | 高亮灰窗框飾條 |
專屬18寸低風阻輪轂(高亮灰噴涂) | 高亮灰行李架 |
18/19寸輪轂高亮灰噴涂 | 高亮灰側面防擦條 |
藍底星標 | 高亮灰排氣管 |
專屬星耀格柵 | 高亮灰尾燈飾條 |
藍色 CORSAIR側標 | 車機升級8155芯片 |
車身同色包圍 | 新增謐靜藍內飾配色 |
電混林肯z的專屬升級 | |
新增電光銀專屬配色 | 電混專屬藍色車標 |
18/19寸專屬輪轂 | 專屬星耀式格柵 |
電混藍色字體 | 高亮灰側裙裝飾條 |
內飾新增兩款配色:謐靜藍、秋栗棕 | 電混藍色字體 |
電光銀專屬配色
車身細節裝飾條全部采用高亮灰涂裝,和灰色車身幾乎融為一體。
混動版采用了藍色LOGO(LOGO無發光效果,中間燈帶不亮)
18寸專屬輪轂,固特異御乘低滾動阻力輪胎 尺寸為225/60 R18。
內飾設計沒變化,冒險家增加一款新配色,z增加了兩款顏色。
車機更換8155芯片,大屏操作流暢度、速度更好,基本沒有卡頓和延遲的現象了。
謐靜藍專屬配色,座椅、車門、扶手均采用了藍色拼接,這個顏色是不是符合大家的審美,就因人而異吧。
林肯z混動版 外觀細節增加混動標識,外觀的調整還是很含蓄的。
更換藍色LOGO,LOGO和中間燈帶都植入光源,開啟大燈即亮。
側面LOGO標識也可點亮。
和冒險家一樣采用固特異御乘系列輪胎 尺寸為235/45 R19
和冒險家一樣的專屬內飾配色謐靜藍,藍色覆蓋面積比冒險家略少一些。不過這個顏色欠缺了一些豪華感。
車機升級為8155芯片,使用體驗和冒險家一樣,雖然沒上目前最新的8295,但就這套的需求來說,在操作流暢度和響應速度方面都沒問題。
另一款新增配色:秋栗棕,棕色覆蓋面積更大,豪華感相當不錯,這個顏色感覺更適合林肯z的定位。
結語:
在新能源市場巨卷的24年,林肯并沒有跟進純電、插混的領域,而是看似“保守”的采用了以油為主電為輔的混動系統。因為,在林肯的用戶體系中,對“電”的需求并沒有那么大。你只要解決油耗就夠了,當然,動力越強越好。所以,這套混動系統是目前最合適的選擇。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劉石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