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銳志有兩種動力配備,都是V6發動機,排量分別是3.0升和2.5升,3.0升就是現在國產皇冠3.0那臺3GR-FE發動機,2.5升銳志的發動機編號是4GR-FE,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是145kW和242Nm,2.5和3.0發動機的技術含量都不低,雙VVT-i系統可以同時對進排氣相位進行調控,這和寶馬發動機的Double-VANOS系統差不多,從性能水平來看,這兩臺發動機的動力參數和還沒有采用Valvetronic技術的同排量寶馬直6發動機也很相近。而我們今天試駕的銳志搭載的就是2.5L動力。此外,銳志另一技術亮點是6檔手自動一體變速箱。
采用V6發動機,銳志在靜音方面確實有一套,即便是深踩油門,也只有少量的發動機噪音傳入車廂,這并不像大部分運動型車的特點。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的響應相當積極,在溫柔的駕駛狀態下,2000轉左右即升檔,悄無聲息沒有頓挫感。不得不承認銳志的加速確實是比較快的,并且整個加速過程非常線性,但卻沒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那種突然迸發的激情。可能是整個加速過程過于平緩,以及噪音抑制的比較出色,所以總是讓我感覺很難激發出腎上腺素。在轉向機構的調教上,銳志稱得上精準,但方向卻過于輕柔,完全不像是一款運動型車,這種調教盡管在城市路況上非常輕松,但在高速時未變有些輕飄。
除此之外,銳志采用FR前置后驅設計也是值得品味的一點。這是賦予銳志優良的運動基因的基礎,前后54:46的重量分配,更可以保持車身的穩定,轉向更加直接的靈敏。由于試駕車已經配備了VSC車輛穩定系統,所以在過彎時我減少了剎車的力度,出彎時也加大的油門力度,并沒有轉向過度的跡象出現,更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推頭感。

A4搭載的1.8T發動機確實讓人刮目相看,在渦輪增壓系統的配合下其功率達到了120千瓦,最大扭矩輸出為225牛·米;0到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僅為8.8秒。噴薄而出的動力使新奧迪A4具備了運動的血性,帶來收放自如、隨心所欲的駕駛快感。此外,新一代7速multitronic無級/手動一體式變速箱,使換擋的平順性和舒適性得到大幅提升,也提高了駕駛樂趣。
在ESP等一系列安全措施的幫助下,A4的極限并不比采用FR技術的銳志來的低,這得益于奧迪工程師的車身底盤調教及針對避震器的改良。不過不可否認,A4的懸掛依然不夠硬,轉向時側傾也較為明顯,這是無奈的對舒適性的妥協。但是在轉向系統上則讓人感覺很不適應,它在三款車中是最為沉重的,但同時也是在高速時最穩的。談談對A4動力的體會,這是與銳志截然不同的概念,因為渦輪增壓和電子油門的關系,動力來的總是慢半拍,但一旦到來,則是另一種境界,對于駕駛者而言動力的噴薄而出自然感覺很爽快,但對于乘坐者而言,卻顯得不夠溫柔。不僅動力如此,A4的剎車也亦是如此,頭段很硬并且非常靈敏,剎車效果尤其出色卻容易令車身“點頭”。

榮威750配備一款全鋁KV6 2.5L V6發動機,采用了Siemens最新的EMS發動機管理程序,經過重新調校,按照最新的歐Ⅳ排放標準設計,最大功率135KW/6500rpm,最大扭矩240Nm/4000rpm,匹配了五速Triple-Mode智能電子控制自動變速箱,使得動力的輸出更加平穩。盡管從發動機指標上來看還是比較出色的,但限制于較重的車身以及變速箱等調教,它的百公里加速為10.2秒,在動力上榮威尚不是銳志和A4的對手。同樣因為失去了充足的動力儲備,難免會影響榮威的機動性和運動性,反而讓人感覺無處不在的穩。因為榮威750的調教就是這樣的一個設定,無論是高速邊線還是過彎,它都給人一種十足穩健、貼緊地面的感覺和安全感。加之,它的轉向機構調教是介于銳志和A4之間的,也就是介于一種特別舒適和特別運動之間,有些恰到好處,只需抓緊方向盤,掌控榮威750這個大家伙也就不成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