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旅行,兩臺飛行器滑過城市的街區向著郊外飛馳,在那里雖然缺少路人驚嘆的目光,卻能讓它們的實力得到印證。這次的兩個主角就像是天外來客,當他們并排停在露天停車場內,經過的行人大多會不由自主地把手伸進口袋去摸索手機,其結果當然是他們的手機內隨后就擁有一張不可多得的Z4與TT的合影。當然這些只是表面工作,一輛MINI和一輛甲殼蟲也能起到同樣的視覺效果,但Z4和TT各自作為寶馬星球和奧迪星球展示尖端科技的飛行器,還需要筆直空曠的公路、蜿蜒的山路來證明它們不是徒有虛表的昂貴裝飾,更不想淪落為什么所謂的“玩寵車”。而我們此次的工作就是想證明你花大把鈔票買來的不單單是名聲和光鮮的外表,雙門跑車的駕駛樂趣才是寶馬、奧迪兩個汽車星球想提供給地球人的中心價值。
在同事們對于Z4 Coupe贊不絕口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變成了另類,但我確實認為這不是一款能夠讓所有人一見鐘情的車型,哪怕這樣的人只是極小部分,我也在其中。夸張的車頭在別人看來是靈感的迸發、力量的凸現,但我確感覺它與車身的比例有些失衡了,即便它擁有美麗的曲線,車身外漆能夠像鏡子一樣清晰的照出外界事物(大多車型都會把我的輪廓變成鋸齒狀),但我依然固執己見Z4 Coupe就如同情圣的大鼻子,性感卻難以打動我。
不過我對這款車依然抱有好感,只要我坐進它的駕駛艙,一切事物都會朝著更為理想的狀態發展。而對于這點,在我第一眼見到Z4 Coupe的時候就堅信不疑。作為一款昂貴的雙門跑車,Z4的設計師必須賦予它更多能夠在瞬間抓住客戶的細節,或者設計出能讓客戶抓住不放的地方,比如方向盤。Z4的方向盤就像經過專業教練精心纏繞過把膠的威爾遜球拍,富有彈性貼合手面,與傳統的方向盤相比它顯得更大,對于一般跑車設計師往往會采用更小的設計,而Z4的獨到之舉令人印象深刻。
Z4&TT
當然令人流連的還是方向盤所傳遞的精準操控,很多人愛上寶馬的原因就是它能夠提供人與車之間更多的互動,Z4似乎又比家族中的其他成員更有人情味,路面的起伏變化會通過方向盤的扭動轉角傳遞給駕駛者,而駕駛者又可以通過它精確的為車輛導航,而且這樣的導航是時時精確的,沒有遲滯與偏差。
寶馬吸引人的另一方面就是穩健、扎實的底盤,在公路上只要前方沒有遮攔,這種感覺就會誘使你不斷地踩下油門,你可以對Z4做出安全、舒適的評價,但做為一款雙門跑車,Z4顯得有些沉重了,缺少了跑車起步時的輕快。你必須通過油門激發這款車型對于速度的渴望,當然它也具備這樣的實力,315N·m的最大扭矩,可以帶動一噸半的車身在6秒內完成0~100km/h的加速過程,很出色的數據,但實際的加速過程對于一輛跑車來說有些沉悶,Z4以一種按部就班的態度在瞬間就能達到你所需要的速度,強大的抓地力和擁有完美支撐的懸架讓你可以貼著地面享受子彈出膛的刺激。但我所期望在跑車上所享受的輕快、跳躍以及緊張的興奮感卻沒能在Z4上如愿。寶馬力圖讓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的車型上享受駕駛樂趣,但他們也缺少一款特立獨行的產品從產品線中站出來給人以大膽、獨到的印象,從而適合那些極端份子的口味。
當然我也不是極端份子,雖然略感遺憾,但對于寶馬依然有很強的好感。很多時候我都希望除了右側的乘員,還能有更多人與我分享在Z4中的快樂,但若如我所愿Z4又會變得更加保守。有一個人能夠與我分享Z4舒適、貼身的座椅,精致豪華的內飾,看著我動動手指就完成了換擋工作也挺浪漫的。另外,Z4的撥片換擋與MINI相同,并非傳統的左減右加,而是左右功能相同:推降擋拉升擋。但較厚的方向盤影響了操作的便捷性,這也導致我感覺Z4的撥片換擋機構有些玩具的味道,在開車的過程中很少用到它。
與Z4 Coupe相比TT更容易讓我接受,在它圓潤的造型下依然能透出另男性無法抗拒的力度感。我承認自己的審美很普通,但看起來更顯勻稱的TT還保留有兩排座位確實令我心動,雖然成人只能窩在后排,但在關鍵時刻還是挺管用的,當然這只是我這樣僅僅能負擔起一輛家用轎車的平民想法,有錢人只會把狹小的后排留給他們的LV皮包。
TT的方向盤并沒有背離流行趨勢,但奧迪通過造型的變化讓它看上去更加別致,TT也沒有被包裹上厚厚的皮革,雖然少了一點柔軟的舒適感,但你能夠通過它感覺到更加細微的振動。別把這次試車想象成彗星撞地球式的碰撞,這只是寶馬與奧迪在速度與技術方面的一次展示,因為3.2L的TT并沒有出現在廠家的試駕車清單中,就連這輛2.0L的TT也是我們好不容易才借到手的,這就好比巴西與阿根廷的足球比賽,但一邊是國家隊另一邊卻是國奧隊。
Z4經典3.0直列六缸發動機
拋開排量的差距,2.0L TT的表現令人滿意,它活躍歡快的表現很快就征服了我和同事們,大家沒有再將排量的事情放在心上。當然你不能指望2.0TFSI發動機能夠追上Z4,即使TT比Z4輕了160kg。不過當你擰動鑰匙,真正開始駕駛這輛TT,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與你印象中沉重的奧迪車不同,你踩下油門,這款小車就像被彈射出去一樣,隨之而來的是你的方向盤越來越強烈地抖動,和你不斷加速的心跳。由于16英寸輪胎所提供的強大抓地力,采用輕質車身設計的TT不會在加速時讓你心里發毛,但與以往的奧迪不同,懸架更加敏感,一粒碎石也能激發一陣抽搐,不過這輛前驅車始終保持重心平穩。
還記得我曾經與手動擋TT較勁的過程,最終也沒能實現7秒以內的0~100km/h加速,這次我終于可以輕松點了,DSG雙離合器與Stronic變速器將徹底解放我的左腳。我知道自己已經落入這套系統所培養的懶人陷阱中,但它完成換擋的動作的確比我更快更準確,發動機轉速表在換擋時似乎只是抖了一下,而普通車型的這一過程會像鐘擺一樣清晰。
Z4內飾
TT內飾酒紅色的背景燈很容易就讓你沉醉在這個城市夜晚的道路中,即使沒有速度,它依然讓你著迷。這與Z4 Coupe考究但略顯樸素的內飾不同,Z4希望駕駛者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車外,而TT則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夜總會。
技術星球:
DSG變速器如同將兩個平行的變速器系統集合組成為一個自動變速器。DSG沒有采用變矩器,整個變速器系統主要包括一個由兩組離合器片集合而成的雙離合器裝置,一個由實心軸及其外套筒組合而成的雙傳動軸機構,以及控制單數和雙數擋位的2組齒輪。DSG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由電子液壓控制系統來操控的濕式雙離合器系統。其中,離合器1負責控制奇數擋位齒輪和倒擋齒輪,離合器2負責控制偶數擋位齒輪。在掛入1擋時,離合器1接合并與1擋齒輪嚙合,輸出動力,而2擋的齒輪也進入嚙合狀態,只是與之相聯的離合器2仍處于分離狀態,等待換擋命令。當換擋時機到來,電液控制系統控制將處于接合狀態的離合器1與1擋齒輪分離,使動力脫離,而與此同時,離合器2接合已被預選的2擋齒輪,進入2擋,同時,離合器1控制的3擋齒輪完成嚙合動作,等待換擋命令。以此類推,在整個換擋過程中,DSG總是保持有一組齒輪在輸出動力,不會出現動力傳遞的間斷,使換擋過程更加快捷、順暢。
Z4手動換檔鍵
一款堪稱最完美的直列6缸汽油發動機,你在寶馬全系列車型上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曾經連續數年獲得發動機屆的奧斯卡——“國際發動機獎”,擁有發動機工程領域的杰作美稱。
在寶馬星球,發動機技術不僅意味著提升功率和扭矩,還意味著不斷提高能源的轉化效率以及對環境的保護性。Z4 Coupe所裝配的3.0L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95kW,升功率達到了65kW/L。在功率和扭矩顯著提高的同時,3.0L發動機通過采用鋁鎂合金材料,密度比鋁材料小30%,重量卻降低了10kg。3.0L發動機所裝配的第二代VALVETRONIC電子節氣門控制系統比以往更加堅固和耐用,能夠確保發動機轉速平穩上升到7?000r/min,達到了以往專業賽車的技術領域。而且這一系統還能為駕駛者帶來更高的水準的運動性,提高車輛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能夠更加精確地將駕駛者通過油門踏板傳達的指令轉換為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和速度變化。
記得我說過的話,這不是一次比賽,即使它們同為雙門跑車,但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Z4 Coupe是一款造型更酷,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把人送到目的地的寶馬車,它浪漫極了,動力澎湃,操控完美,能夠規規矩矩完成你所有的指示,但就是缺少一點兒刺激。TT則總在用輕快的表現影響你的情緒,當你總是和加長款的A6、A8打交道的時候,接觸一下TT你會發現這一品牌激情的一面,如果你喜歡輕盈、直接的速度體驗,那么TT正好適合你。
更多對比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