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路和文德南路近期將試點 記者在廣州市政府近期規劃停車庫項目研討會上了解到,目前已經確定的兩個條件成熟的地段是中山三路和文德南路。 ●中山三路 該地段地處中山三路和越秀北路的交界點,東面是東濠涌高架橋。現場為已經倒塌的村屋。項目周邊商貿活躍,無配建停車庫,車流量為120輛/分鐘,停車需求量很大。 這里將建一座230個車位的塔式停車庫,停車塔占地約250平方米。 ●文德南路 該地段地處文德南路和珠光路的交界點。現場為倒塌的村屋,正作為垃圾車的存放地使用。對面就是高層商住樓,靠近北京路,周邊商貿活躍。在這里建塔式停車庫,不僅可以解決附近的停車問題,還可以緩解北京路的停車壓力。 這里將建一座184個車位的塔式停車庫,停車塔占地約200平方米。 上面的這兩個項目將作為近期試點工程,一旦投資經營模式成熟完善后,廣州市還將在荔灣、越秀、東山、天河、海珠、白云六區內規劃20個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建設完成后將有近3000個停車位,可大大緩解廣州市的停車壓力。 ■ 解釋 何為“智能立體車庫”? 廣日公司引進日本新明和技術生產的塔式智能停車庫,是目前所有智能停車庫產品中自動化程度最高、土地利用率最高的產品。 這種塔最高可達50米,最多可停放50部車。相當于十幾層樓的高度。這種塔的占地面積約50平方米,機坑深度為2.5米,50平方米的地方如果傳統停車的話只能停放3輛,但這個塔共可停放50輛汽車,并且是面包車和小汽車混放型,停車數量相當于平面停車的10多倍。 據廣日電梯工業有限公司停車設備營業部部長林華介紹,這座智能停車庫的平均存取時間均為59秒,最頂層車輛的即最長取車時間為120秒。汽車入庫時只需要開到車板上,出庫時的車頭方向將自動調整向外,方便快捷。 另外,據林部長透露,每座立體車庫的總投資約200萬元,即平均每個車位約5萬元。這種立體車庫特別適宜在高度繁華、寸土寸金的商業區、老城區改建和車輛需高密度集中存放的狹小面積。它可以獨立建造,也可以依附于建筑物,可以在室內,也可在室外。
[上一頁]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