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委答復市人大代表表示將優化公交車內環境,國內首個汽車室內空氣標準也有望年內出臺 密閉空調車如果不開空調,車內空氣實在是太憋悶了!針對這一市民們普遍遭遇的問題,廣州市人大代表林青提交建議,市交委答復表示,公交車行車途中必須做好通風工作。同時,國內第一個汽車室內空氣標準有望年內出臺。
人口密集空氣污染堪憂
經常坐公交的市民深有體會,乘坐公交車上下班時,感覺就像是進了“大悶罐”。人在里面憋得難受,還擔心細菌感染。今年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林青就此提交建議表示,廣州人口密集度高,雖然已有公交車約7000多輛,但仍相對不足。對于公共汽車車內存在的嚴重空氣污染問題,仍未給予足夠重視。
林青指出,由于車輛相對不足,汽車乘載壓力大,載客量驚人,車內人員高度密集;特別是一些密閉的空調車,不開空調時車內尤其憋悶,空氣渾濁,對人體健康不利,同時極易成為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場所。
因此,他建議,技術監督主管部門應對上路運行的大客車車內空氣質量實施監督檢查,促使大客車運營單位定期檢查維護汽車通風系統,定期對通風系統存在的霉菌進行消毒,保持必要的通風換氣量,使公共汽車內的空氣污染狀況得到有效解決和治理,滿足公眾對公路客車車內空氣安全方面的要求。
空調車不得關閉換氣扇
日前,市交委對代表建議作出答復表示,客管部門已嚴格要求公交企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車內衛生清潔消毒。車輛在總站(首、末站)發車前要做好車內衛生清潔消毒工作,保證車廂地板干凈無雜物,及時清空垃圾桶。二是確保營運中車輛空氣流通良好。非空調車運營過程中要始終保證處于通風狀態;空調車不得關閉換氣扇,并做好空調的日常保養工作,保證其正常制冷。
另外,對公交車內環境衛生狀況和空調車的空調抽風是否正常使用作為公交服務督查內容,加強監督力度。
此外,市交委透露,車內空氣污染首先來自苯,該物質產生于裝修用膠、合成橡膠、人造皮、合成消毒劑和稀釋油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標準委公交部年內將聯合國家環保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部著手制定一個國家汽車室內空氣標準,但該標準的出臺時間尚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