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1:羅沖圍居民出行只得步行
據(jù)經(jīng)過此路段的289路公交車司機王師傅介紹,自今年3月份以來,早晨去廣州塞車,晚上出廣州塞車的現(xiàn)象在增槎路已成了家常便飯,塞車五六個小時也很正常。
二汽公司羅沖圍公交總站的工作人員李姨則表示,停靠總站的521、291、283、289、259等公交線路,以前每輛車每天能開5線(5個來回),現(xiàn)在每天只能走2—3線,“車從總站開出去就回不來,很多人都放棄坐公交車了。”李姨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上下班高峰期兩個多小時內(nèi),出入羅沖圍的公交車不下60輛次,按每輛運載50人計算,4小時內(nèi)往來于羅沖圍的超過3000人,而這群人自三月份便每天都要早出晚歸。“我住在芳村,為避開下班的塞車,每天都要步行20分鐘到富力半島花園附近,換乘短線車到西場口,下車后再步行到西灣路,最后在西灣路坐車回家,而以往只要在總站乘289再轉(zhuǎn)一次車就可以到家了。”李姨說。
影響2:塞車帶旺摩托車搭客
施工給交通帶來不便的同時,卻帶旺了當?shù)啬ν熊嚧羁妥械纳狻S捎谌嚂r間長,且無規(guī)律,以靈活著稱的摩托車一下子成了此地市民的交通工具的首選。很多人不堪忍受長時間的公交車等候,都選擇了搭乘摩托車。摩的司機強仔告訴記者,如今他每天最少都能賺六七十元,比以往多了近一成,現(xiàn)在這里開摩的的人已經(jīng)有幾百人。
由于有利可圖,住在附近且家里有摩托車的市民,也都利用閑暇時間出來搭客,“下班后就出來,搭客賺點‘外快’。”林先生表示,雖然累了點,但生意很好做。
[上一頁] [1][2][3] [下一頁]
-
作者筆名 |
簡短內(nèi)容 |
發(fā)表時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