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梅雨季節即將到來,因為瀝青經不住水浸,廣州市的市管道路也將面臨嚴峻考驗。對此,市政園林局已經提前做好了二、三月份的道路養護計劃,其中在雨季前對受損路面進行維修養護是一項重要內容。根據計劃,在四月份雨季到來前,全市共計將有超過3萬平方米的市管道路需要進行刨鋪,范圍涉及東風路、中山路、解放路、廣州大道等18條主干路段。
刨鋪涉及18條主干道
據了解,近年來為了改進市區交通環境,經過不斷改造維修,市管道路的35條主干道基本拋棄了以前的水泥路面,紛紛鋪上了改性瀝青,行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和行車噪音等均有明顯改善。但由于廣州處于熱帶地區,每年的梅雨季節對瀝青路面帶來較大影響,加之近年來不斷增大的交通流量,瀝青路面經過長期的日曬雨淋和過往車輛的反復碾壓,路面表層逐漸出現裂縫、小坑等,伴隨著雨水的滲入和繁重的行車負荷,最終導致路面出現較大的破損病變。因此,及時找到出現裂痕的路面,進行適當的修復,以提高道路的防水、防腐等能力,就能很好地延長道路使用壽命。
為此,市政有關部門根據計劃,在今年雨季前對市區多個路段進行刨鋪整修,共涉及東風路、中山路等18條市區內的主干道,共計刨鋪維修面積將超過3萬平方米:有的是需要進行快、慢車道刨鋪,有的是立交橋下的掉頭車道等。而刨鋪的深度由4公分~13公分不等,具體操作都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專業判斷。
52人全天候查“爛路”
近年來隨著城建規模的增加和廣州城市范圍不斷擴大,全市道路也隨之增多,相關部門在路面巡查和維護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舉措。
據了解,這項工作一直都由市政設施巡查隊負責。2001年9月成立的市政園林局市政設施巡查隊從原來20人增加至現在的52人,這支隊伍肩負著全市34條市管主要道路的市政設施、市管橋梁設施以及全市主干道路路牌設施的巡查工作任務。巡查的形式是自行車、步行和機動車三結合,白天、夜間兩班交替24小時進行,節假日也有人值班。
市政設施巡查隊自成立以來堅持全年365日全天候巡查,他們除了對設施進行正常巡查,還先后完成市政各類井蓋失竊處理、迎接全國衛生城市檢查、清查不規范道路路牌設施等多個主題巡查任務,并將所發現的各項隱患及時轉交有關部門進行處理。在配合無障礙設施的主題巡查中,共查出并有效解決緣石坡度1784個、整改未達標260個;盲人通道新鋪設72221米、改造未達標28198米;人行天橋、隧道增設扶手95處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