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首款自主品牌福美來 品牌背后的分析
作為海馬汽車首款自主車型,新一代福美來是在原車型平臺上全新設計、全面優化的全新換代產品,整車造型上融合了國際上更為先進的設計理念,并在動力、操控和安全方面采用了更為先進的技術。
可以說,全新上市的福美來不僅代表了海馬汽車多年來技術積累的成果,同時更標志著海馬汽車第三次創業的開始。
對于中國的汽車企業來說,當歷練和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破繭而出發展自主品牌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既不同于奇瑞汽車這種土生土長的自主模式,也有別于上汽集團采用技術購買、轉讓等方式的合資自主模式,海馬汽車其實走的是第三條路:一條學習型高起點的自主之路,在開放合作、學習創新、自主多贏中實現自主。
這種高起點來源于海馬汽車與馬自達多年的品牌合作和技術交流,海馬汽車既擁有核心的生產工藝和制造技術,又擁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這比起那些土生土長的完全自主模式有著更好的基礎平臺,能夠更快地實現自主品牌的做精做強,同時,在發展自主品牌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上,又不像合資企業那樣瞻前顧后,受到多方制約。換言之,海馬選取的道路首先是踏在巨人肩膀上,是由"1"變"2"的過程,可是說這正是海馬汽車開創的自主品牌發展第三條路模式的先進性所在,同樣對于國內汽車企業發展自主而言也是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的。
其實對于目前方興未艾的中國汽車業而言,在經過是否走自主之路的大討論之后,思想已經基本得到統一。作為一個國民經濟支柱的行業,總是受他人制肘決非長久之計。然而在自主道路的選擇上,中國的民族汽車企業卻呈現"摸著石頭"過河的現狀,畢竟目前市場尚無一個可作為參考的成功案例。歷史已經證明,閉門造車的"紅與專"鬧劇并不能帶領中國汽車業踏上康莊大道,企業還是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就如同中國的家電行業,百花齊放才能集體上位。因此海馬選取的學習創新路線,或能為整個行業發展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海馬不會打無準備之仗,此次推出自主品牌,是海馬汽車發展史水到渠成的順勢而為,因為這其中蘊含著厚積薄發的長期之功",海馬汽車高層領導如是說,"海馬汽車發展自主品牌有著他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首先是品牌優勢,在與馬自達合作的15年里,海馬汽車不僅逐步夯實了自己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超過30萬的忠實用戶為其品牌優勢的塑造奠定了基礎,海馬汽車旗下的福美來與普力馬( 報價; 圖片)在市場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其次是平臺優勢,福美來(轎車平臺)和普力馬(MPV( 報價; 圖片)平臺)兩套完整并且十分成熟的技術開發平臺,則為其后續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平臺保障;第三是技術優勢,合作期間,海馬汽車擁有福美來和普力馬的品牌決定權、國產化認證權、采購權和整車銷售權,并前后派出數百名技術人員到國外學習先進的造車技術,已經完全掌握了新車開發的流程、標準,并建立了自身的數據庫。海馬汽車擁有年產15萬臺的發動機廠、年產車15萬臺規模的兩個生產工廠;第四是團隊優勢,海馬汽車擁有全國139家的4S銷售服務體系,以及零配套供應體系的海馬工業園,并且擁有海口和上海兩大研發基地,可以說,海馬汽車已經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整車研發、整車制造、物流運輸、獨立的銷售服務體系的汽車生產企業;第五是資金優勢,多年的生產和經營,海馬汽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自有資金,為后續自主品牌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福美來的自主登場,是海馬汽車開拓學習型高起點的自主發展道路的第一枚碩果,也是海馬汽車道路發展的里程碑。正如海馬汽車掌門人景柱所言,"我們將用十年的時間精心打造海馬品牌。當世界知道有奔馳、寶馬、豐田汽車的同時,也應該知道我們中國的品牌,這就是我們海馬人的夢想……",相信,這一刻的到來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