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虛作假!遭遇“鴛鴦單”免費維修成空話
車險業務弄虛作假是保監會執法過程中發現的一大突出問題。昨天,保監會公布行政處罰情況顯示,今年三季度,各派出機構共對79家機構實施81家次行政處罰。其中,責令撤換高管人員13人,罰款306.13萬元。按機構分類,受處罰的產險機構占43.21%,壽險機構占23.46%,中介機構占33.33%。查處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表現在車險的虛假業務以及壽險銀代業務管理混亂。
"鴛鴦單"弄虛作假
據保監會介紹,車險弄虛作假一是利用虛假注銷保單、陰陽保單、陰陽發票等形式截留、挪用保費,或通過編造虛假賠案和擴大賠案損失程度等手段套取費用,以貼補營業費用、支付手續費或合同外不當利益。
二是通過虛假批單、擅自擴大保險責任、更改車輛使用性質等方式,變相降低承保費率。特別是通過出具"鴛鴦單"進行車險降價的行為有所回升。"鴛鴦單"即客戶聯與上交公司的金額聯上所寫保費不一樣,一單保兩車。
有關專家介紹,個別素質不高的營銷員開具"鴛鴦單"時會表示,即使不向品牌經銷商購買保險,汽車在出險后也可到這些品牌經銷商的任何維修站點進行免費維修。實際上那都是該非法中介個人對客戶單方面的承諾,與這些品牌經銷商并未真正達成什么正式協議。許多客戶將汽車送往4S店進行維修后,才知道還需要填補差價甚至全部由自己支付維修費用。
壽險銀代業務亂
一是手續費管理不嚴,保險公司以現金方式支付兼業代理手續費,坐支保費作為代理手續費,以優惠促銷和直銷業務名義向銀行職工支付代理手續費及獎勵費等。二是委托無兼業代理資格單位代理保險業務,并支付手續費。此外,有的兼業代理機構妨礙或干擾保險監管人員的執法檢查或提供虛假資料數據,影響惡劣。
專業中介違規經營
虛開發票、虛假批退,為保險公司套取資金提供便利是中介經營中值得關注的問題。此外還有財務數據弄虛作假,如少計收入、虛列成本、提供虛假財務報表等。三是違規開展業務。如與無資格的機構發生業務往來、異地展業、未經批準擅自設立分支機構、未設立專戶對代收保費進行管理等。
條款費率難執行
該問題表現為擅自修改報備條款,變更承保條件,擴大保險責任,降低承保費率。通過非正常批單退費等手段變相降費以及濫用費率調節系數或違規協議承保,變相下調承保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