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記者從中汽租賃上海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10月,該公司在上海全面開展一項嶄新的業務模式——“以租代購”。
該公司稱,它率先提出“零首付”的概念,并在租車費用交滿一定年限(最少一年)后,汽車產權就歸用戶所有,同時,用戶在租車一年以后如果對車型不滿意還可以隨時退租。
就在中國車貸業務競爭愈加激烈以及國外跨國汽車公司在華融資業務尚未全面展開之際,中汽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在10月推出的新業務向中國汽車消費信貸發起強有力的挑戰。
租賃瞄準企業用戶
在企業或個人租車期限連續超過一年并交滿月租費后,汽車的產權就由租賃公司轉移到企業或個人手中。
目前用戶可選擇包括轎車、客車和貨運車三類共約50種車型。
據中汽租賃上海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吳律鳴介紹,“以租代購”業務主要具有融資租賃的功能,它是租賃業務和銷售業務的結合體。
吳律鳴表示,該項業務的目標群體主要是政府機關及中小企業,在為客戶解決資金短缺的同時,“以租代購”還能以較底的利率和優惠的車價,緩解客戶在分期付款過程中的壓力。
中汽租賃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年初,由中國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北京和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中汽機動車貿易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成立。其中,北京和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0%為第一大股東,中國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持股30%。
2001年,中汽租賃上海部門(中汽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前身)率先在國內引入“以租代購”的汽車營銷模式后,并與深圳發展銀行達成了20億人民幣的授信協議。
2002年,中汽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全面開展租賃業務,除傳統的短期汽車租賃外,更多的將資源集中在“以租代購”業務的開拓發展上來。
業內人士分析,盡管中汽租賃上海有限公司的“以租代購”屬于租賃和銷售業務,但實際上它已涉及中國汽車融資領域,它的出現將使中國汽車消費信貸的競爭更加激烈。
“零首付”媲美貸款買車
在國外汽車消費市場,貸款買車比例高達60%-80%,而中國僅有10%的汽車通過貸款購買。因此,中國的汽車消費信貸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自2000年初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提供汽車貸款服務的范圍擴大到所有國內商業銀行后。各大商業銀行紛紛加大投入,爭奪市場份額。
一些金融機構先把首付款降到了車款的10%,又將貸款利率下調10%,并把貸款的最高期限由5年調整為8年。
盡管國內商業銀行努力降低用戶的融資成本,使車貸變得簡單、快捷,但“以租代購”的推出仍具有一定的優勢,它允許0—30%的首付,還提供汽車救援、保險、年檢等綜合性服務。而且,汽車“以租代購”的形式還富于個性化,用戶在租車一年以后如果對車型不滿意可以隨時退租。
據分析,與銀行車貸的分期付款相比,“以租代購”的月租費要相對高出一些。
國外同行虎視眈眈
在中國開展汽車消費信貸業務,早已成為外國各大汽車公司的目標。
1993年,福特汽車信貸公司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成為首個進入中國的外國汽車信貸公司,隨后多家外國汽車信貸公司進駐中國。但目前由于諸多因素,國外汽車金融服務公司還不能在中國開展此項業務。
盡管通用、福特、大眾等汽車金融服務機構都已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了申請,但由于《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管理辦法》和《汽車信貸管理辦法》尚未出臺,這給國內車貸和“以租代購”業務更多的時間來搶占汽車消費信貸市場份額。
然而一旦央行予以批準,國外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的進入勢必引起中國汽車消費信貸業務新一輪的競爭局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