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國際輪胎動力學仿真技術峰會在長春舉行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第一屆國際輪胎動力學仿真技術峰會在長春舉行
參會人員合影
9月2日上午,輪胎動力學協同創新聯盟與汽車振動噪聲與安全控制綜合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第一屆國際輪胎動力學仿真技術峰會在長春正式啟動。本次峰會以“平臺融通、產業創新、精品輸出”為主題,聚焦輪胎動力學及車輛動力學虛擬仿真與應用等技術問題,探討輪胎動力學仿真技術發展以及在智能汽車開發等領域的應用創新。
輪胎動力學協同創新秘書長盧蕩教授,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汽車振動噪聲與安全控制綜合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紅建先生,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高振海教授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整車企業、輪胎企業和高校的專家代表共8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啟動儀式(從左至右為高振海院長、李紅建院長、郭孔輝院士、盧蕩教授)
會議外場照片
會議內場照片
盧蕩教授指出,近年來,隨著場景模擬、大數據及云計算等新技術的興起,汽車工業進入了快速變革時期,傳統汽車產業全業態和價值鏈體系面臨格局重塑,數字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基于場景的虛擬仿真技術已經迎來快速發展應用的新時期。希望能通過此次盛會,促進各位學者、專家在動力學仿真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學習,推動輪胎動力學仿真技術發展及應用創新,凝聚產業共識,共助行業發展。
盧蕩教授致辭
李紅建院長介紹了汽車振動噪聲與安全控制綜合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有關情況,并表示一汽國家重點實驗室將肩負起“發揮學術帶頭作用,推動行業共同進步”的使命擔當,以本次峰會為契機,以前瞻性的視角、高屋建瓴的觀點,就汽車產業數字化大發展時期車輛動力學與輪胎動力學仿真領域相關問題輸出高層次的技術報告,攜手行業技術創新,助力汽車工業健康發展。
李紅建院長致辭
高振海教授表示,技術是趨勢也是機遇。針對中國汽車產業數字化研發過程中面臨的仿真技術難題,今后要繼續深化仿真技術的創新應用,加速仿真技術成果轉化,共同推動我國汽車行業自主研發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高振海院長致辭
在特邀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輪胎動力學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郭孔輝院士提出了輪胎動力學研究的幾個關鍵問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管欣教授進行了《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擬人智能化評價方法研究》主題演講;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院院長助理兼底盤開發所所長侯杰女士與大家探討了“數字化大潮下汽車底盤技術的變革”;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高振海教授從人車路閉環角度分析了智能駕駛控制功能,結合汽車動力學特性介紹吉大汽車智能駕駛控制研究進展,并重點介紹基于側縱向動力學協調的運動控制算法;廣州汽車工程研究院首席技術總監吳旭亭博士介紹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汽車開發流程”,闡述了“整車開發流程中的輪胎開發”,并針對整車輪胎開發技術及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議。
郭孔輝院士特邀報告
管欣教授特邀報告
侯杰女士特邀報告
高振海教授特邀報告
吳旭亭博士特邀報告
為鼓勵各輪胎和整車企業對TDA2019關鍵共性技術課題的研究,感謝他們為行業共性技術水平提升做出的貢獻,會議主辦方特向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等16家參研企業及優秀專家頒獎。
盧蕩教授為參研企業及優秀專家頒獎
馬堯博士為參研企業及優秀專家頒獎
隨后兩天,本次峰會將圍繞動力學仿真領域的“輪胎動力學模型開發及應用”、“智能網聯車輛動力學技術”、“車輛動力學匹配開發技術”、“輪胎虛擬送樣虛擬匹配技術”四大技術板塊展開專題報告,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與全球專家研討“UniTire模型體系”、“智能輪胎技術的追蹤與展望”、“車輛動力學仿真技術及應用”等輪胎動力學及車輛動力學仿真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創新技術,并將于9月3日下午就“汽車技術對輪胎研發的新要求”展開高層論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