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決勝前夜,董事長張凱率毫末一線迎擊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12月23日,宣布獲得A輪近10億元融資的新晉自動駕駛獨角獸毫末智行,在北京、 保定兩地線上舉辦“HAOMO AI DAY”,吸引了媒體、產業合作伙伴、投資人等共同參與,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年終技術盛筵。
“2022年將是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最為關鍵的一年。乘用車輔助駕駛領域的競爭將會正式進入下半場,其他場景的自動駕駛也將正式進入商業化元年。”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在AI DAY上一口氣輸出了“十、六、三、一”多維度信息:新一年行業的“十大預測”、毫末年度交出的六項第一成績單、2022年毫末的三場戰役,同時宣布毫末是中國第一個規模量產自動駕駛獨角獸。
張凱的“十大預測”圍繞自動駕駛技術、算法、算力、量產、商業化、安全、人才等話題展開,以毫末的實踐為基礎,詳盡地剖析了行業競爭的重點、賽點。
張凱表示第一個趨勢便是“數據智能將會成為自動駕駛量產決勝的正負手”。 “數據智能體系是自動駕駛商業化閉環的關鍵所在,搭建高效、低成本的數據智能體系是自動駕駛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自動駕駛系統能夠不斷迭代前行的重要環節。” 張凱表示。在AI DAY上,毫末智行也首次向外界披露了數據智能體系MANA,中文名為雪湖,該系統由TARS(數據原型系統)、LUCAS(數據泛化系統)、VENUS(數據可視化平臺)、BASE(底層系統)四個子系統組成,可支持深度學習、強化學習、模仿學習等AI技術的實現。同時,張凱預測,隨著AI技術的發展,“大算力計算平臺將會在2022年正式量產落地”,并將自動駕駛技術推向一個全新的階段,“Transformer與CNN 將會在2022年深度融合”,從而解決AI大模型,量產部署的難題。技術、算法、算力這自動駕駛三大“基石”的趨勢,決定了2022年自動駕駛賽道將持續快速奔跑。
在自動駕駛的量產及商業化熱門話題上,張凱做了四個預測。一是“2022年是城市智慧領航輔助駕駛量產元年”。張凱認為,乘用車輔助駕駛系統競爭進入下半場核心是城市開放場景,而城市領航輔助駕駛系統量產使用,將把智能汽車的體驗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二是“末端無人物流呈現商業延展性”,這個領域的頭部玩家將開始場景復制、擴大商業應用。據介紹,2021年毫末無人物流車實現了1000輛的量產下線,2022年該市場容量將擴大3倍,并實現商業閉環;三是“Robotruck量產突圍”,明年將是Robotruck正式量產的一年,而Robotruck將會走一條從輔助駕駛到無人駕駛的漸進式發展路線。四是“量產和規模將高效整合激光雷達與計算平臺”,這將大大提升自動駕駛感知能力的精度和確定性。
此外,張凱認為2022年是智能汽車充分競爭時代的開始,“智能汽車加速向汽車產業頭部聚集”,行業馬太效應凸顯。他預判“安全仍將會成為自動駕駛系統的重中之重”,或將出臺細則強制執行數據安全上位法,這將進一步增加自動駕駛數據智能體系的閉環難度和成本;同時,“2022年將是AI自動駕駛人才搶奪最為激烈的一年”,目前汽車行業70%的科技創新都來自于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基于廣闊的國內市場,明年的行業競爭激烈度將持續升級,而人才爭奪戰也將升級。
毫末智行六項第一的“2021年度成績單”是融資成功的保障。AI DAY上,張凱表示,2021年毫末智行實現了5款車型的量產,躋身量產產品第一陣營;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NOH從立項到量產上市,僅用了8個月,是國內研發落地速度最快的;推出的小魔盒3.0平臺,單板算力達到360TOPS,是目前全球可量產的最高算力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未來三年,搭載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數量將會超過100萬臺,是業內最短時間達到百萬量級搭載量的公司;全新的AI數據智能體系MANA,也是基于量產可實現數據閉環的領先數據智能體系;2021年實現了數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最快盈利、營收能力最強的公司之一。
基于過往的業績及技術、資金儲備,張凱表示,毫末智行將在2022年打響三場關鍵且意義重大的戰役,分別是數據智能的王者之戰、輔助駕駛的場景決勝之戰和末端無人配送解決方案的規模化之戰。
數據顯示,毫末智行是中國第一家實現規模量產的自動駕駛獨角獸公司。截至目前,搭載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車型已達到5款,包括魏牌摩卡、坦克300、魏牌瑪奇朵、魏牌拿鐵等熱門車型,用戶輔助駕駛行駛里程已經突破400萬公里。預計未來三年搭載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總量將超過100萬臺;搭載毫末智行產品的無人物流車車型達到5款,無人跟隨設備2款。2021年,毫末智行末端無人物流配送車量產銷售突破1000臺。
“2022年,我們乘用車輔助駕駛項目預計會擴大7倍,無人物流車項目預計擴大3倍。”張凱相信,2022年毫末智行一定會打贏這三場戰役,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領軍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