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膜市場制假售假嚴重 80%至90%為偽劣產品 不具備單向防護功能造成——— 在汽車玻璃上貼上層保護膜,既能遮擋陽光照射,也能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質量好的玻璃膜還能夠防盜防撞,增加一份安全保護。但如果選擇不當的話,這薄薄的一層膜里也會隱藏致命的隱患。
■車窗砸不碎防爆膜太防爆
發生在不久前的一些事讓杭州的唐先生感到不能理解。一天清晨,他發現自己的車后車窗被人砸了一個洞,當時車子剛貼了防爆膜還不到幾個月。于是唐先生又花了6000多元換了據說是安全性能更高的防爆膜。但沒想到是,這種防爆膜卻給他帶來了更大的危險。不久后的一天,他的車與一輛公交車相撞,車被卡住,門也變形了。“我想砸碎玻璃出去,可拿了一個鐵質的杯砸了幾下都砸不碎。”最后他只得爬到副駕駛的座位,并從那里爬出了汽車。
根據國際窗膜協會的規定,防爆膜應具有單向防護的功能,也就是說雖然貼了防爆膜的車輛在外面可以抵御子彈的打擊,但在車內卻應該很容易就將玻璃擊碎,以便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車內的人能夠及時逃生。
■市場混亂防爆膜尚無國家標準
記者和浙江省工商部門一同對杭州的汽車配件市場進行了調查。記者發現,店主們對自己經營的防爆膜產品的抗打擊能力十分有信心,但很多店主并不知道防爆膜應該具有緊急逃生時從車里面可以打碎玻璃的功能。調查發現,杭州幾個主要經營汽車配件的市場銷售的汽車安全膜種類五花八門,除了人們熟悉的防爆膜、安全膜、太陽膜等名稱外,遮光膜、紫外線膜、隔熱膜等各種名稱都有,甚至還有水晶膜和納米膜。
多年來一直關注汽車安全膜領域的浙江大學龔報鈞博士告訴記者,名稱本身就反映出市場的混亂。“我們國家對于安全膜方面,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性的標準。”龔報鈞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每年安全膜產品總的銷售額將近300億元,但是經過國際窗膜協會認證的全部11家生產安全膜的企業的銷售額只有不到30億元。“從相關資料了解到,在這個市場上充斥著80%到90%的偽劣產品,所以在這個行業的制假售假現象應該是非常泛濫的。”龔報鈞說。記者了解到,由于汽車貼膜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所以相關的標準還相對滯后,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