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昆侖、統一三者的廣告由于有高昂的制作費作為支撐,三個品牌所展示的電視廣告無論在感染力還是畫面質量方面都是成功的。
長城潤滑油“風云篇”廣告借助風云推移、變化萬千的氣象,傳遞潤滑油的內在動力,把潤滑油的保護作用表現得較為完備。但從策略角度而言,這樣的主題實際上沒有差異性,它其實還是在講潤滑油的一個共性的主張,顯得沒有力度。如果沒有廣告片中的文案,消費者可能會誤認為是發動機的廣告。
昆侖潤滑油在廣告表現中也用氣勢磅礴的畫面,與中石油這樣的堅強后盾聯系起來,給人值得信賴的感覺。而另一版本廣告“陀螺篇”則用快速旋轉的陀螺來表現潤滑效果。這種互補的廣告方式對于豐滿品牌是一種不錯的策略。但第一版廣告全篇歸根結底是在交待品牌出身以及應用范圍,是在向消費者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而這個事實實際上可以用“中石油出品”去完成。“陀螺篇”主題倒是較為明確,但實際上也是在表達一個產品共性的特征———潤滑,沒有建立昆侖潤滑油專屬的差異點。
當然,昆侖潤滑油在建立品牌的初期就制定了品牌的核心價值———關愛,這非常值得稱贊,但廣告表現與品牌價值相左,以及拍攝這種應急的廣告都十分遺憾。
對于一個沒有強大背景支持的新品牌而言,統一潤滑油的“認證篇”廣告,通過“統一潤滑油是通過保時捷、寶馬、大眾這三種好車認證的好油”這一事實,來證明統一潤滑油才是消費者值得信賴的專業好油,是一個較為正確的策略方向,從策略、表現到執行各方面都還算理想,而且主題較為明確。
統一的品牌亮相廣告“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體現了一種關懷以及人文品牌個性,這種個性和聯想在消費者中形成了很深的印象,如果在接下來的廣告中甚至“認證篇”廣告中能體現這種人文關懷,對于建立統一這個品牌的價值以及個性都會有好處,從這一點來講,“認證篇”廣告實際上是很大的一次資源浪費。
要打動消費者,需要靠品牌的主張,從現在這三個品牌的廣告傳播中我們看不到這種主張,看來塑造強勢品牌不應只是一句空話,需要分步驟扎實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