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是人們移動的家,人們也像裝飾家一樣裝飾愛車,但調查顯示:車內空氣有害物含量竟然為家居環境的5到10倍。高溫酷暑正是車內空氣污染高發期,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請— 時至盛夏,汽車內環境污染更加嚴重。在國外,車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公認的威脅人體健康的嚴重的環境污染現象,各汽車消費大國對此高度關注。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就曾出現過多起因車內空氣污染傷人致死的事件。鑒于此,美國把室內和車內污染作為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2006年,美國AnnArbor環境集團發布了題為“任何速度都有毒”的檢測報告,稱車內空氣中的有害化合物含量是家居和辦公室中的5到10倍。該集團采集了11個國際著名汽車品牌的車內灰塵樣本以及擋風玻璃薄膜樣本,經化驗分析后顯示,車內普遍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車內坐椅、地毯、扶手和電線膠皮等都會產生對人有害的
化學物質。
一輛車藏“毒”百種
一輛空間不超過5立方米的車內究竟“藏”著多少“毒物”?這個結果是一般人想不到的。1995年,新澤西州科學儀器公司的官員在對一輛全新的林肯Continental檢測時發現,車內共有高達100多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兩個月后,這些物質的濃度雖然大幅度下降,但還是很容易就檢測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環境保護會議也指出汽車污染化合物品種太多,他們選擇了優先考慮的28種化合物作為監測代表指標,而這只是車內“毒物”的一小部分。
車內有毒化合物的一大特點就是隨著溫度的升高濃度急劇增加,主要原因是車內材料有害氣體的釋放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有研究報告指出,當車內空氣從26℃上升到63℃時,TVOC濃度至少增加5倍。檢測中心的研究顯示溫度增加10℃,污染物濃度近乎上升一倍。在溫度很高時,即使是使用多年的車輛中,有害氣體的濃度也會很高。
因此,夏天的車內空氣污染尤為嚴重。一輛停在路邊的車,在酷日的毒曬下,幾個小時內車內裝飾材料中的有毒物質會全面釋放,污染物濃度快速上升,車主在這種情況下進入,無異于進入一個空間狹小的密閉“毒氣室”。打開空調降溫并非解決之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發現:空調循環過濾系統內極易產生螨蟲、霉菌、胺、煙堿等,汽車內50%以上的霉菌、70%以上的螨蟲來自于空調過濾系統。
如何改善車內空氣質量
若出現下列情況,車廂內的空氣質量可能存在問題:上車后感到眼、鼻、喉嚨不適;聞到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煙或潮濕而發霉的氣味;在車廂內停留一段時間后感到疲倦、頭暈或頭痛等。
因此,要保持車廂內干爽清潔,在可行的環境下,將新車的車門和車窗打開進行通風,以減低新裝置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散發。
盡量避免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空氣清新劑,如果確實需要的話,必須參閱生產商的使用指南。盡量避免使用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劑清潔車廂內的裝置、儀表板、地毯、車窗和鋪地面的物料。
各國對車內空氣污染物有嚴格標準
由德國環保署與德國汽車制造學會聯合制定的“德國汽車車內環境標準”明文規定:一,汽車本身、裝在車內的塑料配件、地毯、車頂氈、沙發等需符合德國“藍天使”環保標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