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以及網民的爆炸式增長,互聯網的下一輪淘金熱潮已經到來。而在新的較量中,圍繞信息內容的相關產業成為商家追逐的焦點,也成為互聯網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之處。而所謂的博客、Web 2.0、交互等頻頻出現的新名詞,更彰顯出產品逐步個性化,整個產業不斷細分,產品逐步以差異化取勝的特征。
近年來不斷發展的電子地圖導航服務就是這種差異化服務和細分市場的結果。最近有報道指出:當前,包括百度地圖搜索在內的國內各個搜索引擎,均紛紛推出自己的電子地圖導航服務,而新浪的搜索引擎“愛問”開始大力叫賣本地搜索,搜狐旗下的“搜狗”繼去年以千萬美元收購了Go2map后,現在也四處出擊,頻頻赴各地與代理商談判,希望通過代理模式迅速打開市場。一場圍繞電子地圖導航產業的混戰已在瞬間引爆。
但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GIS所所長、國家測繪局地名研究所所長李成名的眼中,“無論是互聯 網位置搜索,還是汽車導航定位、無線手持導航,整個電子地圖導航產業的發展一直都受到標準缺失、政策不夠開放靈活、市場需求不明朗等問題影響。而打通產業瓶頸的關鍵,就是要盡快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與規范。”
其實,實際使用中我們也能看到地圖導航功能的不便之處。由于各個廠商提供的軟件標準不一,地圖數據前端顯示的格式、內容和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沒有一個統一的平臺。這不僅導致各個電子地圖網站和信息服務提供方式低水平重復,而且還導致了地圖數據資源的重復建設和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電子地圖數據采集、測繪、研制、更新、服務成本巨大,由于行業標準體系尚未建立,已經在行業中出現了巨大的資源浪費,不但無法形成良性的分工與合作,反而經常發生資源和市場的沖突。
資料顯示:在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其電子導航產業不但進行了細分而且做到了標準統一:既有專門電子地圖數據具有地圖測繪資質的企業來采集道路信息,也有專門的企業來做興趣點,比如餐飲類、旅游類、娛樂類等等,還有專門軟件公司把地圖數據整合,最終形成完整的電子地圖;甚至還有專門的地圖數據公司把地圖數據銷售給汽車、電器、手機PDA等廠商以及移動運營商或者互聯網企業等。
可見,統一的標準使電子地圖在市場化過程中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成本開支和資源浪費,一個系統、完整的標準化的規范可以說是這個產業發展的“支點”。
可喜的是,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標準化委員已經開始發起制訂《導航電子地圖基本技術要求規范》,我國第一個有關導航電子地圖的強制標準不日將正式出臺。該規范是電子地圖軟件、硬件及導航應用領域的一個系統性標準。強制性標準規范的內容包括:首先,對高精度位置坐標處理的系列標準,主要解決位置精度的技術處理問題,明確了什么需要處理、怎樣處理、由誰處理等細節;其次,明確了內容上什么可以表示、什么不能表示,針對涉及國家安全信息、外交爭端信息等給出了細節標準;第三就是涵蓋地圖服務、地圖數據、軟硬件等產業環節在具體格式、分層、符號等等方面給出了一系列的參考性標準。
我國電子、通訊等行業都吃過標準缺乏的虧,產業因缺乏相關標準而受到制約。唯一希望的就是該標準能夠真正實用和規范,具有行業權威性和指導性意義。一個“支點”可以幫助阿基米德撬動整個地球,標準之于電子地圖產業發展的作用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