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31個廠家407種相關車型油耗公告之后,國內車市仿佛被投入了一顆重磅炸彈:許多汽車廠家公布的車型理論油耗與發改委這一國家重要宏觀調控部門公布的"測試油耗"有較大差距。
據此,不少業內人士紛紛提出對于部分車商在油耗數字上玩"貓膩"的質疑。讓人始料不及的是,這些原本從消費者利益出發的質疑之聲,卻在無形中給他們帶來了不少壓力:以省油為前提,這車該怎么選呢?
稍微對汽車有所認識的人都不難明白,影響汽車油耗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外在的因素,如駕駛習慣、路況等;另一類是汽車自身的因素,如發動機性能、自重、風阻系數等。而后者,尤其是發動機的性能,無疑是影響油耗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于是,針對油價一直在高位游走的這一大背景,許多行家都建議準車主在買車之前要詳盡地了解所選定的轎車能否從技術上保證自己對節油的要求。
據業內人士介紹,油耗和動力有著一定的矛盾關系,己消彼長。而真正省油的發動機,就是充分利用每一滴燃油,輸出最大的功率和扭矩。專家們就以剛剛榮獲CCTV節油大賽1.6AT級別總冠軍的TIIDA為例,講解了發動機對燃油使用效率影響的關鍵所在。TIIDA頤達騏達,它們所配備的都是日產全新開發的HR16DE發動機。
一方面,這種發動機的雙頂置凸輪軸上采用了先進的CVTC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態,控制最佳點火時間,,使進氣時間可以得到連續調整,以保證引擎在最佳時機保持最佳的轉速,大大提高輸出扭矩,減低不必要的燃油損耗。
另一方面,HR16DE引擎應用航空輕量鋁合金制造技術,重量大幅減輕,其汽缸體采用了以往只應用于F1賽車引擎上的低磨損真圓內徑加工工藝,極大地減少活塞在汽缸中運動時的摩擦,降低熱能輸出的損耗,提高了燃油利用率和功率輸出。
同時,行家們還建議,有購車意向的消費者們可以把發改委的油耗公告作為參考數值,理性審視自己的汽車消費,根據自己的能力與需要慎重選擇,注意挑選那些燃油經濟性良好的車型,以減少油費方面的開支,同時還要考慮選擇一些在售后服務領域推出良好服務,為減輕車主負擔、提高服務附加值的汽車廠家,做個理性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