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接軌國際 不一步到位 油價將小步快漲
廣州石化人士透露,今年首季煉油業務共虧損約2億元,成品油漲價將讓其煉油業務實現保本微利——廣石化煉油可望在調價中扭虧.
從3月26日零時開始,成品油價格今年來首次上調,其中汽油每噸價格上調300元。
廣州本地的證券分析師預計,這次價格上漲可為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每年增收160億元和120億元左右。
有石油行業專家分析,這此漲價可能是國家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出臺的第一步, 采取“小步快推”的方式與國際接軌,而非之前傳言的“一步到位”。
兩大巨頭1年增收百億
這一次成品油價格上漲幅度到了8%,汽油價格每噸上調300元,柴油價格每噸上調200元,最直接的得益者是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
據申銀萬國石化行業分析師黃美龍介紹,汽油和柴油零售環節實際上漲只有250元和150元。而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例,每年成品油銷售分別在8000萬噸和6000萬噸左右,這一次價格上漲1年可以為兩大集團增收約160億元和120億元。
中石化廣州分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2006年1~3月,廣石化煉油業務一共虧損了2億元左右。這一次價格上漲,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讓中石化廣州分公司煉油業務扭虧,基本實現保本微利。
但是黃美龍則認為,這一次價格上漲并不到位,與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并沒有掛上鉤,跟國際成品油價格相差得還太遠。據了解,目前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每桶60美元左右震蕩,漲價后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僅僅相當于原油每桶43美元左右,盡管中石油、中石化部分煉廠可能扭虧,但是如果下個月國際油價上漲到每桶65美元,煉油廠又會虧損。
配套補貼措施緩解壓力
廣州市經貿委一位官員告訴記者,因為成品油漲價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很多方面,這一次成品油漲價后配套出臺多個措施,顯示政府在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接軌與對國內相關行業影響的矛盾中找到了一個解決機制,一方面不影響成品油生產和進口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對個別相關行業造成沖擊。
據介紹,這一次漲價與以往不同:在漲價的同時,國家發改委出臺了綜合配套措施,重點是建立了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補貼的機制。因成品油提價影響種糧農民、漁業、林業、城市公交增加的支出,由政府給予補貼;農村道路客運經營者因油價上漲產生的增支,主要通過調整運價等措施消化,對消化確有困難地區也可以給予適當補貼;同時,建立民航、鐵路以及出租車和公路客運等運輸價格與成品油價格聯動機制。
行業觀察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提價可能是“小步快推”整個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的措施之一——
成品油價半年后接軌國際
據介紹,目前,我國油價與國際油價之間是“有限接軌”,即原油價格已與國際油價接軌;而成品油價格變化則由國家發改委調控,即當紐約、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加權平均價格變動幅度超過8%時,發改委才會重新確定國內成品油的零售基準價。例如,去年7月國際油價漲幅超過了8%,但為了緩解對相關行業的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遲遲未動。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分析,如果這一次調價是依據即將出臺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則整個成品油價格可能是“小步快推”的與國際接軌,在半年左右時間達到目標。
而廣州市經貿委一位官員也表示,國家可能采取這種逐步接軌的方式來實現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先小幅度漲價,并把配套措施跟上,再逐步推進,以防止“一步到位”所帶來的沖擊。
下游行業
航空 航油漲價暫不用乘客買單
與汽柴油價格上漲同步,航空油料從本月26日開始調整,但航空公司仍按民航總局之前頒布的油價來支付。南航董事會秘書蘇亮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航空公司用油價格是完全按民航總局和國家發改委所的規定。機票價格也完全是按照國家規定,航空公司并沒有隨意調整的權利。
同時,蘇亮說,航油價格與機票價格并沒有直接的聯系,而是通過調整燃油附加費來平衡。目前,不管是國內航油價格還是國內航空公司的燃油附加費,都要經過民航總局和國家發改委的審批。據悉,在去年底,南航、國航和東航三大航空集團共同協商后,向民航總局提交了一份關于提高燃油附加費的申請,希望能將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增加一倍,即800公里以下航段每位乘客收取40元,800公里(含)以上航段每位乘客收取80元。但三大航空提交的這一申請還未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復。
據悉,因油價不斷上漲,航空公司普遍處于虧損的臨界點上。東航財務總監羅偉德不久前公開表示,航油每噸上漲100元,東航的年運營成本就增加2億元,目前油價占運營總成本已上升到約40%。
公交出租車 急盼政府補貼損失
據悉,在這一次成品油價格上調過程中,公交公司與出租車公司也受到影響,盡管廣州市很多公交車已經改用LPG,但依然有不少柴油車從事市區與郊區的運輸。
廣州市二汽公司有關人士表示,該公司在從化、花都等營運的800多輛公路班車每天油耗成本增加約6萬元,一個月的營運成本將增加160多萬元。
該人士表示,除了自身加強節約,合理調度外,公交公司希望由政府能夠補貼公交公司。在出租行業,盡管之前有燃油附加費的補貼,但是這一漲價,每個司機每月大約要減少收入100多元。
廣駿出租車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一次提價幅度不是特別大,目前公司和司機可能有一段適應期,估計大部分出租車公司與司機都在觀望,等待政府有關政策出臺。他透露,油價上漲讓一些司機開始“油改氣”,趁LPG沒有漲價,用LPG作動力。
汽車 買車送油緩解漲價壓力
前天開始,各地油品都有0.13元~0.6元每升的上漲。有汽車行業人士透露,將推出類似“送油票”的方式緩解“準車主”的壓力。
油價上漲后,受災最重的肯定是消費者群體。有調查顯示,45.77%的車主認為油價上漲后,自己將會減少汽車的使用頻率;24.78%的車主表示自己將會加強節油意識。
北京現代汽車中現特約銷售服務店總經理何航認為,為緩解油價上漲給潛在買家構成的壓力,該店將推出一些促銷活動,形式暫時沒定,有可能是買車“送油票”。
另外,小排量車型眼下備受青睞,微型和經濟型轎車銷量好于去年同期。而大油耗的SUV則明顯受到冷落。目前,1.6L以下小排量車型成為市場寵兒,多個廠家都傳出即將引進小型車的消息。
長安汽車副總裁張寶林表示,油價上漲對類似長安這樣的生產小排量汽車的廠家來說是一個利好,更多的消費者會把購車目光放在節油的小排量車上。長安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轎車,排量就是在1.6L以下的。時報記者 馬海燕
物流 擬抱團應對油價上漲
“油價上漲成本肯定要轉移出去的!”昨日,廣州市物流協會秘書長張強在接受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度考慮以價格聯盟來緩解油價上漲的壓力。
張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油費占物流企業成本的40%,如果油價上漲8%,則物流成本上升5%左右,以一輛20噸位的貨車從廣州到北京,油費大約1萬元左右,這一次油價上漲,將增加500元的油費,“利潤被吃掉了大部分。”
與別的生產型企業不同的是,物流企業很難通過提高產出效率來消化成品油上漲的壓力,張強表示,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肯定要轉移出去。
張強表示,廣州市物流協會曾設想實行油價聯動,有點類似價格聯盟,但到企業層面很難執行,大企業價格并不占優勢,個體小企業不漲價少賺錢也運貨。但是他認為,油價上漲將是一個長期的現象,目前協會準備先做一個物流企業噸公里的指導價,讓價格相對透明,讓貨主對實際運價有所了解,為物流企業轉移新增成本提供參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