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家車的強勁購置欲極具膨脹,一股自駕車旅游熱潮不僅在我國形成了一定的氣候,而且業已在自駕車旅游活動中成為今天相互追逐的新生活時尚。可喜的是,自駕車旅游在激活旅游市場這一新興“板塊”的同時,也給所在整個旅游經濟“大盤”中帶來一路的飆升和看好。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同時也應看到,在“經濟發展帶動、交通設施保障、汽車工業驅動、自由個性時尚”的前提下,如何為自駕車旅游行方便之門和打點行裝,以及為實施這一品牌戰略的發展創造好外部環境,這將是我們共同來關注和探討的話題了。
當前裹足自駕車旅游的三個主要問題表現在:
一是游旅配套設施滯后。在道路交通上,標識系統不夠完善。特是在鄉村和郊區之間、城區與景區之間,少有旅游標示、線路圖牌,這給自駕旅游愛好者帶來了很多不便;尤其在景區景點的配套設施上,不能滿足目前自駕旅游的需求。一但成團自駕游,景區景點互不適應。如停車場的問題,加油站的問題,以及餐飲、住宿、娛樂、金融服務、維修等問題,不僅進入性較差,而且無法滿足自駕車旅游所需“吃、住、行、游、玩、購”的要求。這里還不包括對殘疾人朋友的特別關懷。
二是安全保障相對較差。由于國家目前對于自駕車旅游還沒有制定完整的相關法制法規,加之各景區景點自身條件有限和服務管理跟不上,特別是自駕車旅游愛好者本身對自駕車旅游保險意識認識不夠,缺乏一些對安全知識的了解,所以導致安全防范意識“空白”、安全保障措施“形同虛設”的現象,往往在安全救援運作上和應急能力上,各旅游業尤為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成本費用普遍過高。自駕車旅游圖的是自駕自樂、方便省事和自由之行,但由于目前油價不斷上漲,特別是過路過橋費的過高和收費站有增無減“攔關設卡”的煩瑣,使得許多自駕車旅游愛好者打消了一些跨省自駕游的念頭,有的甚至不得不調整近期出游的計劃,集中在本地游的狹小范圍之中,等等。
針對目前全國自駕車旅游發展的現狀,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旅游軟硬環境上地改進和提升:
首先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搞好配套服務。怎樣圍繞自駕車旅游消費者“吃、住、行、游、玩、購”這六個字作好文章呢?各級各有關部門特別是旅游行業,應該站在宏觀的科學的發展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大旅游背景下的自駕車旅游的“一軍”突起,牢固樹立努力打造自駕車旅游這一品牌的觀念與氛圍。一要著手加強縱橫向聯合,結構自駕車旅游服務的整體功能;二要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高各景區景點包括旅游線路、游道的有效承載能力。尤以長線投入的方式,來舍得花錢地搞好擴、改、造,使一系列硬件環境得到適應性的改觀與改善;三要加強道路網絡體系的建設,優化調整相關設施的建設和服務,搞好旅游大交通、景區大交通、現代化大交通條件下的自駕車旅游的“綠色通道”,為自駕游排解“后顧之憂”,讓他們駕得快樂,來得高興,游得安全,去得幸福。
其次是加強安全保障措施,抓好宣傳管理。自駕旅游,安全第一。一是要國家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對自駕車旅游的保護力度;二是要大力提倡自駕車旅游的“在線”投保,增強旅游安全風險的意識;三是要交管、旅游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安全檢查,確保安全防范責任到人、安全措施具體到位;四是要加大安全保護知識和技能的宣傳,不斷增強自駕車旅游出行的安全意識;五是要增加自駕車旅游的聯絡接待登記站點,實施全天候的安全跟蹤服務。有條件的地方,甚至起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對裝有GPS的自駕車主實行安全“對接”與“護航”。
其三是建立綜合信息平臺,作好旅游文章。各級各有關部門,應抓緊建立和完善專業的自駕車旅游信息系統,努力打造網絡一體化平臺,做到能及時為自駕車旅游愛好者提供自駕車旅游信息資訊一攬子服務。把景區推薦、旅游線路、旅游動態、人文景觀、天氣情況、安全知識、駕駛技能、維修保養、個人檔案(可保密)等情況,盡可能地做到網上快速發布與有效傳播,使廣大自駕游的朋友在學習、交流中增強了解,更好地利用資源共享所帶來好處開展自駕車旅游活動。同時,各地旅游部門應盡快成立自駕車旅游者協會,把自駕游的愛好者組織起來,以利于更好地實行跟蹤管理。
總之,自駕車旅游所面臨的困擾擺在我們的面前,如何為有序的安全的自駕游打點行裝、鋪平道路,這還應期待各級各旅游部門包括各個景區來共同創建一個和諧的旅游新環境,使得越來越多的自駕車旅游愛好者“輕裝上陣”,游得愉快也游得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