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工業近幾年發展可謂突飛猛進。
2003年中國生產銷售的轎車、貨車和越野車總量也和德國大體持平,其中轎車的增長尤為快速。預測年產已達300萬輛左右,400萬個家庭已擁有汽車,有近期購買計劃的家庭在100萬個以上。隨著整車的發展,汽車電子產品面臨著高速成長的巨大機遇。汽車電子在一輛整車上大約可占其成本的20%-25%,而未來更可能達到30%-50%,這無疑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汽車電子產品一般可分為兩類:一是車載電子裝置;二是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汽車音響只是第一類中的一個部分,其他車載電子裝置還包括遙控中央門鎖門,衛星導航全球定位系統、車載電腦、車載通訊等,其市場的開發和拓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汽車生產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汽車零部件生產從生產汽車的集團中分離了出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產業,整車廠則采取擇優采購,這為汽車音響企業提供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同時也面臨著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形勢。目前,我國汽車音響生產企業大約在50家左右,其中江蘇天寶、大連松下、廣東中歐、上海建伍、江蘇東華以及阿爾派等中資、合資或獨資企業已具有一定規模和供貨能力。當前國產音響大多集中在低檔的收放/卡帶機,中檔以上的產品則幾乎全被進口品牌所占。汽車音響的市場,一個在整車的原裝音響上,另一個在改裝市場上。目前國產品牌在這兩個市場都存在很大困難。由于國內轎車生產廠大多是合資企業由外方設計、外方掌握技術決策權,裝用的音響產品也多為原外方配套廠商提供,國內自主開發的產品要想進入其配套體系十分困難。而在改裝市場上,車主本身就為了改善車載音響,譬如將原裝的卡座模擬信號改裝成數字的,而這方面國產廠家的品牌與質量又常常不能獲得車主的信任。因此,就目前而言,國產汽車音響還處在規模小、產量少、品牌認知度低,多數只能配置在一些低檔車上。
汽車市場明年仍會以高速成長為總態勢,但要適應這一態勢,國內汽車音響企業必須加大兩個步伐。第一是必須進一步進行整合重組,以現在分散的小規模低檔次經營是無法在今后激烈市場競爭中取勝的;第二是必須加強技術開發力量,充分發揮產學研相結合的優勢,縮小與外國品牌的技術差距。這樣我們才可以利用較低的成本優勢,在經濟型轎車和改裝市場上首先進行突破,推動我國汽車電子產品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