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碰撞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去年7月4日,C-NCAP標準出臺,原本不被消費者重視甚至忽略的車輛安全性能開始被搬上前臺。據調查顯示,在至今的一年時間里,消費者正在將車輛安全性能作為購車考量的重要部分,而廠家和經銷商憑借消費者心態的改變開始大力對碰撞結果進行宣傳。在這種市場背景下,每次C-NCAP的結果到底影響了哪些人?這種影響又是如何產生的?
焦點1公正性碰撞結果淪為廠家宣傳手段
C-NCAP一出生就高調宣傳自己是一個中立并獨立的機構,可是在運行將近一年后,諸多指責卻將C-NCAP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在碰撞結果中,德國車的整體成績都沒有日系車好,難道市場上德國車‘皮實耐用’的口碑延續了10多年都是假的?”一位消費者直接質疑。同時,一個良好的碰撞成績也漸演變成商家、廠家的高調宣傳工具。
記者在金沙江路上的廣本店中看到,經銷商把奧德賽獲得碰撞5顆星的結果做成巨幅海報,懸掛在店中央做起宣傳。從經銷商的意圖看,經銷商對C-NCAP給出的成績非常看重,在宣傳當中也多次提到安全性高為產品亮點。
記者從不少廠家內部獲知,隨著碰撞結果被消費者逐漸認同,廠家也開始重視碰撞結果,甚至有企業自己提供車輛讓C-NCAP進行碰撞,據了解,自行申請碰撞的一次實驗費用是38萬元,車輛由車廠自己提供,并不由C-NCAP隨機抽取,而企業往往會用這種碰撞結果開始對外宣傳。這就使C-NCAP的碰撞結果公正性,被打了折扣。
焦點2標準微車碰撞成績普遍只有2星
C-NCAP不僅陷入了宣傳的尷尬,同時也成為了不少微車頭痛的“標準”。
經過兩期碰撞,C-NCAP已經公布了23個車型的碰撞結果,其中微車主要集中在1.3L排量,分別是一汽夏利威志、長安鈴木雨燕、吉利自由艦和美日,1.3L排量以下的車型只有上汽通用五菱樂馳。
微車在碰撞中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上汽通用五菱生產的雪佛蘭樂馳碰撞結果只獲得2星,成為C-NCAP合資品牌碰撞中分數最低的車型。吉利自由艦MR7131A以28.6分領取了2星,和之前美日一起,成為C-NCAP批報車型中最不安全的車型。
對于微車碰撞結果不佳,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對此解釋:“微型車的結果較差,最主要的原因是車身空間小,吸能作用不明顯,消費者應對碰撞結果看得更為客觀些。”
焦點3隨機性成績高車型普遍安全配置齊
對于C-NCAP所碰撞的車型,一位熟悉C-NCAP碰撞規則的人士告訴記者,雖然C-NCAP每一批碰撞車型都是自己花錢購買,但是車型配置版本上卻有很強的隨機性。也就是說C-NCAP選擇的測試車型可能是入門級車也可能是高配版,目前獲得5星成績的4款車型中都是安全配置最全的高配置車型。相比低配置車型,這些五星車多出了側氣囊、側氣簾等昂貴的被動安全配置,這也是提高它們測試成績的重要因素。
“最高配置的車型是否能夠起到代表整個車型的作用,還很難說。”一位業內人士質疑碰撞車型選擇。而記者致電C-NCAP管理中心副主任吳衛,可是辦公室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故無法獲知C-NCAP是如何應對這些質疑。
面對這些爭論的焦點,C-NCAP還會相信他的權威性嗎?又會對整個國內市場到底有何影響?
影響1微車低星,形象下降
“和廣本以奧德賽獲得5星的正面宣傳一樣,只要通過媒體傳播公布碰撞不佳的微車名單,就肯定對微車發展負面宣傳作用。”廣州南菱汽車公司副總裁向寒松對記者說。
顯而易見,同類車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安全指數較高的車型肯定會被消費者青睞,而微車市場本來已經顯示頹勢,碰撞得分高低必然會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
記者采訪上海通用五菱經銷商馳達汽車,相關人士表示,上海通用五菱方面對碰撞結果非常重視,已經聯合相關部門對其改進。看來,樂馳已經急于想甩掉不安全的帽子了。也有業內人士對目前的微車現狀表示憂心:“俗話說‘奔馳降價殃及QQ’,降價潮使微車購買者有了更多選擇,經濟車型價格繼續下跌,原有的微車消費者極有可能加1-2萬元購買經濟車型。”
影響2成績是購車重要標準
在一份新華信的調查中顯示,46%的消費者認為,在C-NCAP測試中得分高的車質量不一定好,但是得分不高的車質量一定不好;55.6%的人將汽車碰撞測試的得分作為購車的重要參考指標;有56.3%的消費者表示,3星及以下的測試成績會放棄購買該款車。可見,消費者對碰撞的結果很看重。
對此調查結果,專家認為在購車中有很多指標都是拿來參考的,操控性及乘坐性等,雖說安全性也是需要考慮的,但是不見得是唯一考慮的。“車不是拿來撞的,是拿來駕駛和乘坐的,而且在高速的情況下,再高的安全性也不見得安全,所以購車還需要理性。”一位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雖然對外推銷的時候肯定會拿碰撞標準做宣傳,但是消費者買車還會考慮其他的因素,不會僅參考這個結果。
【專家意見】
C-NCAP僅是參考,不具權威性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教授認為,目前消費者在購車時C-NCAP應該僅僅是個參考。原因是目前國內的C-NCAP還面臨權威性、唯一性及透明性等幾個問題。
首先是權威性。C-NCAP應該告訴消費者他的評價僅僅是一個機構的評價,而不代表國家。
其次,C-NCAP還缺乏明顯的透明度。是抽高配還是低配,C-NCAP在這方面缺乏透明性,由于行業專家及廠家無法參與所以C-NCAP抽取撞擊的車型是否是該車型市場銷量最好的車型還有待商榷。雖然C-NCAP對外宣傳所有的碰撞是在媒體的監督下進行,可是媒體與專家和業內人士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根據這幾點,朱西產教授還是建議,C-NCAP不能單純的成為購車依據,消費者應該更全面的看待C-NCAP的公布結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