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發展來看,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成長壯大更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雖然這種作用常常看起來并不是很直接,但卻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效用,是企業發展最持久的決定因素。因為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成員的思想觀念,它決定著企業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所以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充分發掘出企業中每一個成員的潛能,激發出他們的士氣。同時,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是企業無形的約束與支柱,當企業管理趨向團隊化時,它就是企業內部團結的紐帶、溝通的渠道,是團隊之內或團隊之間相互默契的“共同語言”。因此,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確立后,它所帶來的是群體的智慧、協作的精神、新鮮的活力,這就相當于在企業的深層結構中“裝”上了一臺馬力十足的發動機,源源不斷地提供給企業創新、進步的精神動力。 有人說,企業文化即是“老板文化”,筆者也是贊同這一觀點的,尤其是小企業。因為從根本上說,企業文化總是反映了某個企業老板特定的價值觀念和領導風格。由此看來,梁國的氛圍和梁王的價值觀念和領導風格是相符的。實際上,這樣的情況非常多,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合作往往也是一組矛盾,如何控制矛盾的主要性質和主要方向,使合作向著有利于企業、老板、職業經理人、社會四個方面的方向發展,則是所有相關人員都應值得思考的問題。
目標管理與時間管理:
趙國范將軍帥十萬大軍,企圖踏平梁城,被墨者革離挫傷銳氣。看著這個自己起初根本沒放在眼里的對手卻一次又一次抵擋住了自己強悍的進攻,趙國總經理巷淹中感到史無前例的郁悶。但他畢竟是個商場老手,所謂無商不奸兵不厭詐,巷淹中心生妙計,佯作退兵。董事長梁王感到危機已去,就重新移權親信近臣,意圖過河拆橋。沒有了墨者的梁城,后短時間內被巷淹中以精銳小部隊攻克。他對梁城的攻克以及梁城CEO的被俘沒有太多興趣,他最想要的是革離敗在他的手下,所謂英雄惜英雄,便是這個道理!對那個庸碌的梁城CEO,他全然沒有興趣,為了跟革離當面交鋒,他不惜放棄了去燕國的大好時機。為了逼革離前來對戰,甚至決定屠城。
其實從個人角度這是一種索有興致的挑戰,從趙國大局而言,這是一種私人情結,當團隊領袖,把個人的一種情緒和團隊的最終目標混亂,一定會影響到團隊的進程和目標的實現!
崇尚“兼愛”的革離單槍匹馬趕來,提出和范將軍單挑。兩人來到一個樓臺,說話間,革離的后援團很快來了,范將軍貽誤戰機,把趙軍剛剛取得的戰果變為泡影,最終沒有了斗志,自己死在樓臺中……所以現在不是大魚吃小魚,是快魚吃慢魚。對市場而言,速度至關重要,拖一秒就是給對手多一秒的機會!
時間對企業家來說可能是最寶貴的東西。然而,對企業家來說,最缺乏的東西恰恰是時間……這種混亂、無序的感覺在企業家心理中相當普遍。造成這種心理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事先沒有縝密的計劃或者缺乏計劃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