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出擊汽車行業 暴露“野心”
美國汽車界流傳這樣一則笑話:一天,一個微軟的電腦工程師遇到了一個底特律的汽車工程師。電腦工程師嘲笑說:“你們汽車工業發展太慢了,如果汽車技術的發展速度能趕上微軟技術的發展速度,現在的汽車早就應該是32個汽缸、時速1萬英里、價格不到50美元了!” 微軟工程師說完,以為汽車工程師會羞愧難當,不料汽車工程師冷笑道:“可是誰會買一輛一天死機三次的汽車?”
作為IT業巨頭,微軟從1995年決定進入汽車業之時起,就受到汽車業界的種種質疑。最近,微軟又做了三個引起汽車界廣泛關注的“大動作”。
三大動作暴露“汽車野心”
6月6日,微軟任命戴-克集團前產品策略副總裁杰夫-拜爾擔任其交互式娛樂業務的總裁。拜爾在克萊斯勒時因為利用網絡游戲宣傳汽車而出名。這次啟用拜爾,微軟主要看中他熟悉汽車行業和與汽車相關的電子產品市場。
7月6日,國際汽聯宣布,微軟在激烈的競標中成功,成為2008賽季F1的官方發動機控制系統贊助商。這更顯露出微軟進入汽車業最核心技術領域的“野心”。
7月16日,微軟的汽車經銷商管理軟件在美國高調上市,比爾-蓋茨宣布,汽車經銷商可以用此套軟件管理全球銷售網絡。
上市儀式上,微軟汽車事業部銷售總監約翰-里德說:“汽車行業以及汽車行銷市場規模實在太吸引人了。我們雖然是后來者,但是對軟件產品的未來非常有信心�!崩锏峦瑫r承認,微軟在進入汽車行業時,將利用“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汽車領域的競爭比辦公室更激烈
早有人預測,將來汽車會變成“裝著4個輪子的計算機”,這也正是微軟所期望的。
微軟汽車事業部的負責人說:“隨著電子設備和通訊系統在汽車業的普及,汽車公司都在尋找一個標準的軟件平臺,還有什么比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微軟的產品更合適嗎?”
微軟認為,汽車業是微軟發展的一個巨大機遇,但是微軟在汽車領域的發展并不順利。
1995年,微軟成立汽車事業部,當時定下的目標是:讓微軟產品在汽車領域像在辦公室里一樣普及。
但后來微軟發現,它在汽車領域面臨的競爭比在辦公室里要激烈得多。在這里,微軟沒有絕對的優勢地位,汽車生產商的選擇很多。比如,日本的三家公司:豐田、本田和日產就成立了一家非營利組織,專門致力于開發汽車電子操作軟件的國際標準;通用公司已經宣布,他的OnStar系統可以在車禍發生、氣囊打開的同時,自動聯絡緊急服務中心等等。微軟在汽車市場還面臨一些工業操作系統的競爭,比如Win-River公司的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統、免費的Linux系統和QNX Neutrino嵌入式操作系統等。
這些公司的產品有與汽車配套的先天優勢,是微軟無法比擬的。
尋找進入汽車業的“訣竅”
在汽車領域,微軟也有這些競爭對手不具備的特點。
微軟的車載視窗系統的優點在于:可以直接兼容很多計算機上使用的軟件,而且用戶更加熟悉這些軟件的界面和使用方法。 在今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微軟展示了安裝完整版車用移動視窗操作系統的量產車;在隨后的漢諾威通信技術展上,微軟又推出一款能夠完全接入互聯網的概念車。
在管理軟件方面,微軟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年5月,微軟推出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解決方案。這個項目的負責人說:“隨著汽車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供應商如果能利用電腦系統有效配置資源,就可以提高利潤。微軟的這個系統正是為了幫供應商做到這一點�!�
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汽車研究中心主席戴維-科爾說:“微軟此舉的目的是提升在汽車行業的知名度�!�
在不斷開發面向汽車業的軟件同時,微軟也在探索進入汽車行業的“訣竅”。微軟汽車事業部負責人說:“微軟能否成為汽車公司首選的品牌,不完全取決于技術,更取決于微軟是否能適應汽車企業的文化。在汽車業中,最為重要的是制造商的品牌,而不是設備提供商的品牌�!�
為此,這個軟件行業的“老大”正在努力在汽車領域變得更謙虛一些。微軟的一個技術負責人說:“不要提誰占主導地位,在汽車業沒有誰擁有主導地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