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無線通信平臺技術應用現狀
[
07-9-2 22:51
] 太平洋汽車網
Telematics技術是“汽車無線通信平臺技術”的簡稱。Telematics是通信(Telecommunication)和信息科學(Informatics)的合成詞,可定義為通過內置在汽車上的計算機系統、無線通信設備、衛星導航裝置、互聯網技術,來提供文字、語音、圖像等信息傳送的服務系統。
基于無線網絡的Telematics,可以為機動車駕駛者和乘客提供路況介紹、交通信息、安全與治安服務以及娛樂信息服務。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通過地面無線通信網絡和衛星GPS系統,駕駛員和乘客可以及時獲得路況、交通信息、應急對策、遠程車輛診斷、網絡應用(包括金融、新聞、E-mail等)等各種服務。通過Telematics提供的服務,用戶不僅可以了解交通信息、臨近停車場的車位狀況,確認當前位置,還可以與家中的網絡服務器連接,及時了解家中的電器運轉情況、安全情況以及客人來訪情況。由于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Telematics被認為是未來的汽車技術之星。
一些發達國家已相繼推出Telematics服務
目前,全球各區域的主要發達國家都已經推出了Telematics業務。全球Telematics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及亞太地區。北美地區包括加拿大與美國;歐洲地區主要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與意大利;亞太地區主要為日本、韓國及澳大利亞。北美是全球Telematics市場的領導地區,其市場總值在2005年之前甚至大于全球其它各地區市場總值的總和。據統計,2001年北美地區Telematics的市場總值接近40億美元,而歐洲僅1.6億美元,亞太地區僅有0.8億美元。但近幾年來,歐洲與亞太地區的增長態勢不容忽視,相比于北美地區年均19%的增長率,歐洲與亞太地區從2001年開始以高達50%的增長率增長,估計至2010年仍可維持30%左右的年增長率。
北美市場的Telematics市場應用主要是以安全及防范服務為主,服務提供商主要有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2003年,克萊斯勒公司的加入加快了Telematics市場的發展。預計2007年,將有500萬臺左右的汽車配備Telematics系統。由于受到汽車壽命因素的影響,到2015年,裝配Telematics系統的汽車將不會超過50%。但是到2025年,美國所有的車輛將會配備Telematics系統。
在歐洲,由于各國的路況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差異較大,導致整體的Telematics市場發展有一些障礙。但在英國、法國、德國與意大利等國家,Telematics市場的發展勢頭很好。現有的Tele-maitcs應用以車輛導航裝置和交通信息服務為主,緊急救助及安全業務也在迅速起步。
從1990年下半年開始,日本通過VICS(Vehicle Informa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基金組織向全國提供主要交通信息及導航服務。目前,日本的交通信息服務比緊急救助和安全服務更為成熟,但以緊急救助及安全服務為主的市場也在迅速擴大。
Telematics在韓國的應用和發展情況
在亞太地區,韓國是Telematics業務發展較好的一個國家。這里特重點介紹韓國的Telematics應用現狀,并以SKT為例介紹移動運營商在Telematics業務中的運作模式和發展情況。
韓國的Telematics市場主要包括設備及終端制造和服務兩部分。據韓國Telematics企業協會的統計和預測,2004年韓國的Telematics設備及終端制造市場總值為151億美元,服務市場總值為35.9億美元。2006年設備及終端制造市場總值為673億美元,服務市場總值為216億美元。2008年設備及終端制造市場總值將為1200億美元,服務市場總值將為558億美元,兩市場總值將為1758億美元。2004~2008年四年間設備和終端市場總值的平均增長率為67%,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見表1)。同時,服務市場總值的增長速度更快,年均增長率為98.5%,接近100%,是設備及終端制造市場總值年均增長率的1.5倍。
韓國的Telematics市場還可以分為以移動通信運營商為主的AfterMarket(AM)市場和以汽車廠商為主的BeforeMarket(BM)市場兩個部分。TelematicsAM市場是指在汽車出廠之后安裝相應的設備提供Telematics業務,TelematicsBM指在出廠時就可以提供服務的形式。整體而言,韓國Telematics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2~2003年的起步階段,該階段以移動通信運營商的AM市場為主導,其間SK電信推出的Nat-eDrive服務(AM)占居了市場的主導地位。2003年之后進入Telematics發展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成長階段,主要特征是TelematicsBM市場與AM市場之間的競爭。在此期間,很多家汽車制造企業和移動運營商也都推出了Telematics(BM)業務,如RenaultSamSung&NateDrive(INS-300)(BM)、現代和起亞汽車公司推出了MOZEN服務(BM),KTF推出了K-ways服務(AM)、SangYongMotorEver-Way(BM),LG電信推出了e-zDrive服務(AM)。這一階段的特征是以汽車廠商為主的BeforeMarket也逐步發展起來,與以移動通信運營商為主的AfterMarket共同形成以交通信息及導航服務為核心的市場。各公司推出服務的具體情況見表2。
韓國在AfterMarket(AM)領域最領先的三家企業是SK電信、KTF和LG電信。2006年5月,三家運營商的Telematics用戶數已達60萬,業務方式主要是交通信息及導航服務。TelematicsAM的主要業務見表3。
SKT是韓國最早的Telematics服務提供商,在Telematics領域獨立和聯合推出了多種形式的業務。包括最早推出的NateDrive服務(AM),與RenaultSamSung聯合推出的INS-300服務(BM),與韓國寬帶系統KBS簽訂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提供POI、PTI和道路交通信息應用服務RTM,同時與雅虎韓國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共同開發搜索業務及內容產業。
基于無線網絡的Telematics,可以為機動車駕駛者和乘客提供路況介紹、交通信息、安全與治安服務以及娛樂信息服務。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通過地面無線通信網絡和衛星GPS系統,駕駛員和乘客可以及時獲得路況、交通信息、應急對策、遠程車輛診斷、網絡應用(包括金融、新聞、E-mail等)等各種服務。通過Telematics提供的服務,用戶不僅可以了解交通信息、臨近停車場的車位狀況,確認當前位置,還可以與家中的網絡服務器連接,及時了解家中的電器運轉情況、安全情況以及客人來訪情況。由于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Telematics被認為是未來的汽車技術之星。
一些發達國家已相繼推出Telematics服務
目前,全球各區域的主要發達國家都已經推出了Telematics業務。全球Telematics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及亞太地區。北美地區包括加拿大與美國;歐洲地區主要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與意大利;亞太地區主要為日本、韓國及澳大利亞。北美是全球Telematics市場的領導地區,其市場總值在2005年之前甚至大于全球其它各地區市場總值的總和。據統計,2001年北美地區Telematics的市場總值接近40億美元,而歐洲僅1.6億美元,亞太地區僅有0.8億美元。但近幾年來,歐洲與亞太地區的增長態勢不容忽視,相比于北美地區年均19%的增長率,歐洲與亞太地區從2001年開始以高達50%的增長率增長,估計至2010年仍可維持30%左右的年增長率。
北美市場的Telematics市場應用主要是以安全及防范服務為主,服務提供商主要有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2003年,克萊斯勒公司的加入加快了Telematics市場的發展。預計2007年,將有500萬臺左右的汽車配備Telematics系統。由于受到汽車壽命因素的影響,到2015年,裝配Telematics系統的汽車將不會超過50%。但是到2025年,美國所有的車輛將會配備Telematics系統。
在歐洲,由于各國的路況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差異較大,導致整體的Telematics市場發展有一些障礙。但在英國、法國、德國與意大利等國家,Telematics市場的發展勢頭很好。現有的Tele-maitcs應用以車輛導航裝置和交通信息服務為主,緊急救助及安全業務也在迅速起步。
從1990年下半年開始,日本通過VICS(Vehicle Informa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基金組織向全國提供主要交通信息及導航服務。目前,日本的交通信息服務比緊急救助和安全服務更為成熟,但以緊急救助及安全服務為主的市場也在迅速擴大。
Telematics在韓國的應用和發展情況
在亞太地區,韓國是Telematics業務發展較好的一個國家。這里特重點介紹韓國的Telematics應用現狀,并以SKT為例介紹移動運營商在Telematics業務中的運作模式和發展情況。
韓國的Telematics市場主要包括設備及終端制造和服務兩部分。據韓國Telematics企業協會的統計和預測,2004年韓國的Telematics設備及終端制造市場總值為151億美元,服務市場總值為35.9億美元。2006年設備及終端制造市場總值為673億美元,服務市場總值為216億美元。2008年設備及終端制造市場總值將為1200億美元,服務市場總值將為558億美元,兩市場總值將為1758億美元。2004~2008年四年間設備和終端市場總值的平均增長率為67%,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見表1)。同時,服務市場總值的增長速度更快,年均增長率為98.5%,接近100%,是設備及終端制造市場總值年均增長率的1.5倍。
韓國的Telematics市場還可以分為以移動通信運營商為主的AfterMarket(AM)市場和以汽車廠商為主的BeforeMarket(BM)市場兩個部分。TelematicsAM市場是指在汽車出廠之后安裝相應的設備提供Telematics業務,TelematicsBM指在出廠時就可以提供服務的形式。整體而言,韓國Telematics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2~2003年的起步階段,該階段以移動通信運營商的AM市場為主導,其間SK電信推出的Nat-eDrive服務(AM)占居了市場的主導地位。2003年之后進入Telematics發展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成長階段,主要特征是TelematicsBM市場與AM市場之間的競爭。在此期間,很多家汽車制造企業和移動運營商也都推出了Telematics(BM)業務,如RenaultSamSung&NateDrive(INS-300)(BM)、現代和起亞汽車公司推出了MOZEN服務(BM),KTF推出了K-ways服務(AM)、SangYongMotorEver-Way(BM),LG電信推出了e-zDrive服務(AM)。這一階段的特征是以汽車廠商為主的BeforeMarket也逐步發展起來,與以移動通信運營商為主的AfterMarket共同形成以交通信息及導航服務為核心的市場。各公司推出服務的具體情況見表2。
韓國在AfterMarket(AM)領域最領先的三家企業是SK電信、KTF和LG電信。2006年5月,三家運營商的Telematics用戶數已達60萬,業務方式主要是交通信息及導航服務。TelematicsAM的主要業務見表3。
SKT是韓國最早的Telematics服務提供商,在Telematics領域獨立和聯合推出了多種形式的業務。包括最早推出的NateDrive服務(AM),與RenaultSamSung聯合推出的INS-300服務(BM),與韓國寬帶系統KBS簽訂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提供POI、PTI和道路交通信息應用服務RTM,同時與雅虎韓國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共同開發搜索業務及內容產業。
|
|
下一篇:組圖:國外汽車燈飾改裝欣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