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后市場“蛋糕”大問題多
就在昨天,曉剛加入了有車族。利用一天的時間,在4S店他給愛車進行了多項美容:加裝座套、腳墊、貼膜還有防盜……
在如今私人購車火爆形勢下,汽車“后市場”也開始顯示出其發展潛力。與此同時,隨著車主身份的轉變——由單位公車轉變為個人購買的私家車,消費者越來越關注汽車服務市場和服務水平。
在采訪中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如果說整車銷售是汽車市場的前沿陣地,那么維修保養、配件供應、汽車美容和汽車改裝等服務則屬于車市的“后市場”。而隨著近兩年汽車大舉進入市民家庭,汽車“后市場”日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市場越來越細分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現在很多4S店在店內都開辟了美容裝飾區,品種也非常豐富。而這一切在兩三年前曾是整個汽車產業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在一家4S店,記者隨意拿起一本貼膜樣本,細細數一下竟有不下30個品牌,而價格也從360元到8000元不等。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內,就有3位車主選擇了貼膜這項服務。
據記者了解,遍布京城的大小數千家汽車美容店、4S店,包括汽配城,全部都有貼膜這一項。
“貼膜只是汽車后市場中一個小小的角色,透過其最近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出,汽車后市場這塊蛋糕越來越大,越來越細。而這也是整個汽車服務市場發展的縮影。”一家黃帽子連鎖店的負責人對記者如是說。
服務市場有軟肋
張先生6月在十里河汽配市場的一家汽車用品店里安裝了一套“低音炮”。前幾天“低音炮”出了點質量問題,他把車開到那家店鋪想問問原因,結果那家店鋪拆了。再打當時留下的手機電話,聽到的是已經關機的聲音。張先生后悔當初不該為省幾百元錢而選擇這里。
其實像張先生遭遇的情況并不是少數。現實中有不少車主喜歡改裝而又不愿多花錢而選擇了在汽配城美化、改裝自己的愛車。即使他們擔心汽配城質量不保、有假冒產品,但他們并不相信這些會攤到自己的頭上。有知情人告訴記者,一些汽配城的店面產品質量不可靠,并常有假冒產品。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近幾年我國汽車服務市場后來居上,發展速度是驚人的,但存在的問題也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服務要求越來越高
還記得記者曾經參加過米其林公司在北京舉辦的“隨你行”輪胎培訓活動。在一家“馳加服務連鎖店”記者全程參與了“隨你行”的服務內容,從輪胎的檢查、更換、打氣、補胎等,一系列的檢查非常專業、認真。同時還有對車主的合理的愛車建議。
其實,日本、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在中國的汽車用品服務連鎖店,都有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外觀形象突出,內部服務周到。這和國內不少汽車服務店“一塊抹布來回轉,三個伙計開個店;用戶買貨常花眼,真貨假貨難分辨”形成了強烈反差。
人才素質成為瓶頸
汽車技術的發展,使汽車的電子化水平越來越高,維修工人憑經驗判斷毛病所在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汽車的保修首先需要專門儀器進行檢測,專用設備進行調整,汽車修理所需要的產品數據也以電腦數據的形式提供,在這種形勢下,迅速提高專業水平來滿足客戶需求就成了汽車服務行業的當務之急。
現實情況是,在汽修服務企業里,高學歷的專業人員占的比重還非常小,跟國外發達國家相差甚遠。人員素質問題已成為制約整個汽車服務行業發展的瓶頸。
事實上,汽車服務行業最根本的問題是生產一線人員的素質、技術、知識還有待提高。
汽車后市場“蛋糕”巨大
有統計數字顯示:在一個比較成熟的汽車市場,有50%-60%的利潤是在其服務領域中產生的。換句話說,北京目前的汽車保有量是273萬輛,僅以每輛車保養、裝飾1000元計算,每年就有多達近30個億的市場份額。
僅是汽車維修、保養、美容、汽配這4大塊,北京汽車服務市場就已經大得驚人,而隨著汽車快速進入普通市民家庭 ,這一市場將會越來越大。
誰的服務好,誰的質量好,誰的誠信度高,誰的價格更合理,誰就會贏得消費者,誰就是汽車服務市場最后的贏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