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業呼喚自主核心技術
[
07-9-2 22:51
] 太平洋汽車網
“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講,汽車工業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產出,就能帶動國民經濟各環節總體增加10個百分點支出,使相關產業產值隨之增長3至5倍。汽車產業每增加1元會給上游帶來0.65元的增值,給下游帶來2.63元的增值,帶動就業率為一比十至十五。”
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對汽車行業發展的各種數據可謂了如指掌。
左延安說,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對這個行業發展熟悉,對存在的問題也就更為了解。
“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品牌,而只是做一個加工車間,不僅會丟失市場主導權,還將損失巨大的經濟利益,甚至威脅到我國的經濟安全。”
此外,汽車業與國防安全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軍隊的作戰車輛用的都是別國的技術甚至整車,對于正在崛起的中國來說,也是一大隱患。
左延安認為,在商用車領域國內自主品牌處于主導地位,目前必須強化發展自主轎車品牌,國內企業必須拋棄外資來支持我們自主品牌建設的幻想。
“給我國自主品牌造成生存壓力的不是歐美品牌,而是日韓品牌。”
左延安介紹說,韓國20年來的自主品牌建設成功(韓國車創品牌不光靠政府 核心技術是關鍵 ),取決于擁有三大因素,第一,企業自身的努力,這是前提條件;第二是政府的強力支持;三是整個社會對自主品牌的認同,這在自主品牌發展的初期幾乎是決定性的條件。而目前我國的這三個條件都不是很具備,自主品牌轎車難免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但只要社會認可,預計5年內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就可以達到大家的要求。
拿自己作為例子,左延安表示,發展自主品牌是江淮汽車之所以能進入乘用車市場的關鍵。
另一方面,左延安說,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迅速,2005年我國汽車產銷突破570萬輛,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汽車保有量超過3200萬輛,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攀升,汽車排放污染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為改良大氣環境,汽車節能、環保的話題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
“提出協調平衡,盡快完善汽車環保法規運行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左延安說,由于我國的具體經濟發展情況和汽車產品研發、生產、使用環境等特點,決定了在汽車環保方面,既要積極推進,又要協調平衡,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和我國實際相結合,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保持協調、平衡。
據悉,汽車安全、環保和節能在國外,都是政府最為重視的領域,對這幾個方面的項目都有各種優惠政策支持。而在我國,政府對這幾方面的支持力度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他表示,國家要從生產源頭采取“綠色稅收”政策,在消費環節適當予以政策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兩會”期間,作為人大代表,左延安經過考察和調研提出了兩個建議,其中一個就是關于完善汽車環保法規運行體系的建議,內容主要涉及到政府在制定環保法規過程中的一致性問題。
他同時對此提出了一些具體意見辦法:在管理上做到有效管理,建立區域有別、城鄉有別、品牌有別的排放標準體系。對汽車環保公告實行單一管理,并優化汽車使用配套環境。左延安的另一個提議,是國有大型企業MBO(管理層收購)的建設性建議。
令左延安感到比較高興和欣慰的是,自去年開始,北京市提高汽車環保門檻,目前已經實施了國III汽車排放標準,他說,這表明我國在汽車環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此外,2004年他關于重視汽車自主產權的議案與其他汽車界同仁不謀而合,而另一個關于倡導系統化治理超載的議案,其中的一些具體環節和方法在當年交通部治理超載的工作過程中也有所體現。
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對汽車行業發展的各種數據可謂了如指掌。
左延安說,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對這個行業發展熟悉,對存在的問題也就更為了解。
“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品牌,而只是做一個加工車間,不僅會丟失市場主導權,還將損失巨大的經濟利益,甚至威脅到我國的經濟安全。”
此外,汽車業與國防安全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軍隊的作戰車輛用的都是別國的技術甚至整車,對于正在崛起的中國來說,也是一大隱患。
左延安認為,在商用車領域國內自主品牌處于主導地位,目前必須強化發展自主轎車品牌,國內企業必須拋棄外資來支持我們自主品牌建設的幻想。
“給我國自主品牌造成生存壓力的不是歐美品牌,而是日韓品牌。”
左延安介紹說,韓國20年來的自主品牌建設成功(韓國車創品牌不光靠政府 核心技術是關鍵 ),取決于擁有三大因素,第一,企業自身的努力,這是前提條件;第二是政府的強力支持;三是整個社會對自主品牌的認同,這在自主品牌發展的初期幾乎是決定性的條件。而目前我國的這三個條件都不是很具備,自主品牌轎車難免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但只要社會認可,預計5年內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就可以達到大家的要求。
拿自己作為例子,左延安表示,發展自主品牌是江淮汽車之所以能進入乘用車市場的關鍵。
另一方面,左延安說,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迅速,2005年我國汽車產銷突破570萬輛,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汽車保有量超過3200萬輛,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攀升,汽車排放污染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為改良大氣環境,汽車節能、環保的話題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
“提出協調平衡,盡快完善汽車環保法規運行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左延安說,由于我國的具體經濟發展情況和汽車產品研發、生產、使用環境等特點,決定了在汽車環保方面,既要積極推進,又要協調平衡,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和我國實際相結合,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保持協調、平衡。
據悉,汽車安全、環保和節能在國外,都是政府最為重視的領域,對這幾個方面的項目都有各種優惠政策支持。而在我國,政府對這幾方面的支持力度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他表示,國家要從生產源頭采取“綠色稅收”政策,在消費環節適當予以政策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兩會”期間,作為人大代表,左延安經過考察和調研提出了兩個建議,其中一個就是關于完善汽車環保法規運行體系的建議,內容主要涉及到政府在制定環保法規過程中的一致性問題。
他同時對此提出了一些具體意見辦法:在管理上做到有效管理,建立區域有別、城鄉有別、品牌有別的排放標準體系。對汽車環保公告實行單一管理,并優化汽車使用配套環境。左延安的另一個提議,是國有大型企業MBO(管理層收購)的建設性建議。
令左延安感到比較高興和欣慰的是,自去年開始,北京市提高汽車環保門檻,目前已經實施了國III汽車排放標準,他說,這表明我國在汽車環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此外,2004年他關于重視汽車自主產權的議案與其他汽車界同仁不謀而合,而另一個關于倡導系統化治理超載的議案,其中的一些具體環節和方法在當年交通部治理超載的工作過程中也有所體現。
|
|
下一篇:組圖:國外汽車燈飾改裝欣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