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頒布的新版《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實施。新《交法》較之以前,在事故處理、處罰等多個方面均有明顯突破,而其中有一部分備受愛車族和汽車行業內廠商關注,這就是新《交法》中關于汽車改裝的規定。
汽車改裝:十年無序成長
國內最早的汽車改裝要追溯到10年之前,但限于當時國內的汽車市場規模還很小,并沒有得到行業關注,而最近幾年國內汽車市場的火爆,大大的刺激并帶動了汽車改裝的發展。尤其是,目前數量不斷增大的有車族也有年青化的趨勢,年青的車主們總想將“秀”出個性,彰現時尚,于是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汽車改裝,并蔚然成風。
但與市場急速膨脹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汽車改裝十年發展之中,國內居然沒有一個相應的管理部門也沒有相應的管理條例,眾多改裝商家的經營執照上也幾乎全都是“汽車配件經營”。而據專家介紹,汽車改裝內容可細分多個方面,其中很多改裝涉及到車輛結構和保險等關乎用戶生命財產安全的部分,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市場無序發展,其潛在的風險之大不言而喻,也不可不慎。
行業發展面臨瓶頸
據業內人士介紹,從廣義而言,改裝又可大致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動力裝置,例如底盤、引擎等;二是外觀,如車飾、音響等。在汽車市場發達的歐美國家,汽車改裝近年來已經有明顯的降溫。究其原因,動力方面的深度改裝只是發燒友級別用戶的專寵,而外觀上的改裝,主要取決于用戶對車的認識:在歐美,車輛只是代步工具,用戶注重內在的舒適和便捷,而非象國內大部分汽車改裝族追求的“炫”、“酷”,因此市場規模也有限。從這個意義上講,隨著汽車在國內的普及,用戶對于汽車改裝的心態也將更加理性,汽車改裝行業將面臨其先天的制約。
其次,在目前的國內汽車改裝領域,不僅缺失針對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對于改裝的技術標準和鑒定也是空白。因為對原車的外觀、結構甚至動力系統進行改造無論如何都存在風險,所以必須要具備相當專業的改裝水平和條件才可以“下手”。但反觀國內很多所謂“改裝廠”,專業技術人員匱乏、改裝件質量無法保證、安全因素含混過關等問題比比皆是,而汽車用戶對于改裝知識了解不多,改裝后質量和安全性又無從評定,吃虧受損且不說,安全風險更是令人擔憂。
第三,在車輛保險理賠和安檢驗車上,汽車改裝外部環境并不成熟。目前絕大多數的保險公司對于改裝車出險后的賠償,都限于原車部分,而對于改裝配件則不予賠付。其次,驗車受阻也是改裝用戶的一大難題。在這些因素上,汽車改裝行業無疑都面臨著一個尷尬的瓶頸。
新《道法》加速降溫汽車改裝市場
對于很多的汽車改裝廠家而言,可能并沒有足夠的意識到長遠所面臨的隱約的困境和阻力,但是,新出臺的《道法》中看似語焉不詳的規定,也足以讓他們感受到相關管理部門對此市場的注視,因此,在新《道法》頒布后,關于車輛改裝的問題在各路媒體上都出現了更多的反響。
討論比較集中的問題在于那些改裝項目是合法的,那些則違反規定。在新《道法》中,有明文規定的是車主不能擅自改動車輛的結構,即車身顏色、長、寬、高等四個硬性的標準,而其它的細則部分則沒有明確提及:音響線路改裝、增加導流尾翼、車身裙邊包圍等,這都成為改裝商和用戶們討論的熱門話題。
但是,一葉落知天下秋,新《道法》中簡單的規定,不論是嘗試也好,征詢也罷,無疑都是國家相關管理職能部門對改裝這個無序市場所發出的一個警示,也是極具探試意義的一步。相信隨著國內立法監管制度的不斷加強,改裝相關的法律法規將很快出臺,這個燥熱的、不規范的市場將得到進一步“降溫”。
汽車“免改裝”產品成新寵
汽車改裝最早完全以提高性能為主旨,但發展至今,以駕乘的舒適便捷為要的改裝成為更多人的選擇,動輒對愛車“傷筋動骨”的改裝“大手術”并不是車主們愿意看見的。在能提高駕乘舒適度而不損傷原有車輛布局的前提下,一些設計很人性化且功能完善的車用配件產品悄然的進入汽車市場,并成為眾多車主的新寵。
近日筆者走訪北京幾家奧迪、別克4S專賣店時,就發現了一款由國內IT廠商愛國者推出的可用于車載的“平板王”移動DVD產品。與4S店內常見的日、韓車載影音系統不同,該產品沒有采用機頭+液晶屏的形式,而是自成一體,不僅滿足車載,還可隨身便攜。在車內使用時,這款移動DVD可以直接接車上12V點煙器供電,配合相應的支架安裝到頭枕后、座椅間甚至是遮陽板上,不需占用駕駛臺上的位置,也不需要對車上線路進行任何的改動。通過一個小巧的外接調頻發射器,DVD的音頻信號還可以由原車音響放出來,圖像、音效都能很好滿足。據4S店人員介紹,這款產品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平板式”設計的車載DVD產品,不僅免改裝,其價格相比“機頭+液晶屏”式產品也有很大優勢,因此銷售勢頭極好,頗得中高檔私家車和商務辦公用車車主們的青睞。
以舒適便捷為原則,隨著汽車市場的成長和汽車用戶心態的成熟,類似的“免改裝”產品將逐步的成為“汽車改裝”市場主宰;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融合IT數碼和數字信息尖端科技的車載產品也將成為未來主流。稍早如車載導航,近者如車載MP3、MPG4等,這一系列產品的出現已經在車載配件市場中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并已經鋒芒初現。而真正的汽車改裝,在規范的市場體制下,將成為以提高性能為唯一目的的汽車發燒友和專業人士的專寵,踏上其回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