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幕:車膜9成偽劣 利潤高達900%
央視最新一期《每周質量報告》披露,目前我國汽車車膜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多,能防砸不能逃生,當中80%到90%都是劣質產品。雖然,我國早就有明文規定:“所有車窗玻璃不允許張貼鏡面反光遮陽膜”,但自從1998年汽車貼膜進入國內市場以來,短短8年間市場份額已達300億元。
央視調查:防爆膜假冒偽劣多
開車的人都知道,在汽車玻璃上貼層保護膜,能夠遮擋陽光照射,質量好的玻璃膜還能夠防盜防撞。國際窗膜協會規定,安全膜應該具有單向防護的功能,也就是說貼了安全膜的車輛在外面可以抵御外力的打擊,而在車內應該很容易把玻璃擊碎,以便遇到緊急情況時,車內人能及時逃生。但實際上許多品牌都達不到這一標準。央視記者調查發現,汽車玻璃膜市場魚龍混雜,充斥著大量假貨、劣貨。有專家估測,汽車車膜市場80%到90%都是劣質產品。但是,由于汽車貼膜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目前,市場上成百上千個的車膜品牌,其中大多標稱產自國外,在中國代理銷售。但事實上經過國際窗膜協會認證、具備生產安全膜資格的只有龍膜、ACE、3M等11家企業,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德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并沒有中國的企業。目前我國每年安全膜產品總的銷售額將近300億元人民幣,但其中這11家通過認證的企業的銷售額只有不到30億元。
本報調查:車膜利潤高達900%
在廣州,汽車配件店最集中在恒福路和永福路,幾乎每個店鋪、修車點、汽車美容店都有汽車防爆膜銷售,大部分打著ACE、3M、福瑞達等進口招牌。如用ACE安全防護膜給一輛車做高端防彈貼膜,收費達1.5萬元,用國產車膜有的還不用1000元。據業內人士介紹,其實大部分進口車膜都是國內生產的,不少還是廣東貨。車膜的成分主要是金屬絲、塑料、粘膠、色素,工藝簡單,區別只在于是正規廠家的產品還是小作坊的產品。根據有關部門對汽車用品市場的調查,車膜利潤高達900%以上。由于目前國內車膜很多產品沒能達到單向防護功能。對此恒福路修車行的工人譚師傅教了個辦法:車上可放置安全錘或刀片,再堅固的防爆膜還是怕安全錘,有刀片最好不過,很容易就能劃開防爆膜。在我國,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規定:前擋風玻璃的可見光透射比不允許小于70%,所有車窗玻璃不允許張貼鏡面反光遮陽膜。(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