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是空調發展方向
2007冷凍年的旺銷季節剛剛開始,國內空調廠商紛紛推出新產品搶占市場。在國內市場,他們受到外資空調廠商率先降價“逼宮”;在國際市場上,又常常遭遇各種名目的知識產權打壓。國內企業具體是怎么看待這些問題?近日,本報記者獨家采訪了新科空調營銷中心總經理徐良。
記者:您怎么看2007年度空調的價格走勢?哪些因素會影響價格走勢?
徐良:我們希望空調價格在今年出現理性恢復,因為前幾年的價格戰使得許多企業的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實際上,一定的利潤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但獲得利潤并不是依靠一味地漲價,企業應該轉向價格之外的技術創新、完善服務、增加產品附加值等。今年新科空調就在積極尋找產品功能的差異化,推出了雷達空調。同時,在歐美等海外市場上,積極推動變頻新冷媒等差異化功能明顯的產品銷售。
因此,對于我們而言,更關注價格之外的企業技術實力、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提升,從而實現產品價格的理性回升。
記者:最近外資品牌率先打響了空調價格戰,您怎樣看待外企的降價行為?
徐良:降價只是外企參與市場競爭的一種短期促銷手段。為了在區域市場上提升銷售份額,企業會通過價格杠桿來調節。其實,國內不少空調企業也經常采取這種手段來參與市場競爭,短期內提升市場份額。因此,對于外資的降價行為,我們表示理解。但國內企業在空調業的地位和競爭力日漸提升,外資企業的這種行為不會對其市場份額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相反,降價會影響其一貫的市場策略和品牌形象。
記者:今年新科會有什么技術突破?節能是個永遠的話題,新科如何實現節能目標?
徐良:今年我們推出一個系列的雷達新品。該產品可以說是內外兼修,外觀采用大面板設計、新型亞克力材料裝飾,進行了進出風口自動閉合及側進風等變革;內在功能上,增加了雷達感應技術,對于甲醛等由于裝修而引起的室內環境污染具有靈敏的感應能力。因此,我們將其定位為“新居專用空調”。
在節能上,我們更傾向于變頻技術。這幾年,我們一方面致力于變頻技術國產化和產業鏈的完善,在長三角地區積極打造一條完善的變頻產業鏈,提升變頻空調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我們在市場較成熟的歐美等地積極推廣變頻空調,借助我們在變頻技術上的產業鏈整合能力,既銷售自主品牌的變頻空調,還為一些跨國巨頭提供變頻空調OEM合作。這些工作都是為了推動變頻空調國內化趨勢而進行的積累和沉淀。
記者:在空調技術同質化、核心技術沒有大的突破的情況下,企業紛紛把技術訴求點轉向工業設計,你怎么看待工業設計的作用?
徐良:任何行業和市場都會存在競爭同質化的難題。在這方面,企業都會有一些差異化突圍的模式和手段。其實,產品的工業設計,也就是外觀和結構的變化,我們更了解中國市場和文化,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心理。我們的工業設計盡管沒有跨國公司的種種領先優勢,但我們在一些細節和功能的創新上,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突破。比如,我們有一款空調,室內機設置了中央顯示屏,然后通過紅色、藍色、綠色來代表空調的制熱、制冷、通風三種狀態,操作智能化,很方便鄉鎮消費者使用。他們不用看遙控器上的數字,就可以知道空調現在的運行狀態。
記者: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我國空調在出口方面遭遇了哪些困擾?企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徐良:空調企業在出口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和阻力,并不是產品技術層面的知識產權,而是隨著品牌的做大做強,面臨著自身品牌被侵權和搶注的情況。這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道坎。相對于前幾年的價格戰誘發的反傾銷調查,以及最近歐盟實施“雙綠色指令”所形成的技術壁壘,知識產權上的困擾更加無形,更具有一定的不可控制性。因此,我認為,一方面企業要提高綜合實力加強知識產權建設,另一方面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也要積極引導。這樣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使企業能在海外市場上健康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