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創立的C-NCAP碰撞試驗現如今受到消費者、汽車廠商以及媒體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如何正確認識碰撞試驗、解讀碰撞試驗結果,成為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關鍵問題。這次我們榮幸地請到了CNCAP管理中心信息媒體部副部長、《世界汽車》雜志社副主編李景升先生(以下簡稱李),和中國汽車報網主編姚蔚女士(以下簡稱姚)做客安全橙安全會客廳,就這些問題展開討論。
安全橙:行車安全已經成了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話題,那么二位是否可以談談為什么要關注汽車安全知識?
李:汽車安全涉及了車輛、環境和駕駛者三個因素,其中人為因素對于安全的影響最大。CNCAP關注的是被動安全,是在事故既定發生的狀態中對人員安全進行評定,我認為只有最安全的人,沒有最安全的車,安全系數的高低跟駕駛者有很大關系。
姚:目前國內大多數消費者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車輛的安全性能,而我認為消費者如果想在購車的時候參考碰撞試驗的結果,就應該去研究一下CNCAP的結果,不僅關注星級,更要參考具體分數,對整車安全性有更透徹的了解。
安全橙:請您對C-NCAP碰撞試驗做一個簡要的闡述?
李: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2005年10月開始討論,于06年3月確定,在06年7月發布行業標準,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兩輪碰撞。與以往的廠家新車上市進行碰撞不同,此次CNCAP所用車輛完全由我們中心自身出資購買,都是在廠家和經銷商不知情的條件下從市場上選購的車輛,更具有普遍性。我們進行碰撞的目的是通過刺激消費者,促使廠商自發的提高自己產品的安全性。目前已經有很多廠商都聲明今后只開發符合CNCAP高標準的車型。CNCAP試驗包括了三項內容,分別是:100%正面剛性壁障碰撞、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以及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上述三項試驗內容各占16分,此外還有三項各1分的加分項。
姚:考慮到國內車輛后排使用率較高的實際情況,試驗中后排也放置了假人。
安全橙:能不能具體介紹一下三項加分都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李:駕駛座、副駕駛座未系安全帶提醒,但是要同時具備視覺和聽覺兩種提醒方式才能獲得加分,如果車輛同時配有側氣囊和側氣簾也可以獲得1分的加分。安全帶是一個救命裝置,未系提醒很重要。在我們曾經進行的一個試驗中,40%的人在受到提醒之后會系上安全帶,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保護手段。
姚:CNCAP的評判標準似乎并沒有對小型車和更高級別的車區別對待,所以得出的結果往往是小型車不如高級別轎車,這種結果之間可比度會不會不高。
李:目前國際上類似的試驗都沒有針對不同級別車型分別制定標準,對于人體而言,不管是坐在小型車上,還是坐在高級車上,人體的承受能力大致是相同的,所以我認為試驗標準也應該一樣。同時在通常情況下,小型車的安全性不如高級別車也是一個事實。
姚:還有就是,很多人最初只是了解星級結果,但這個試驗結果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產生的,消費者也要了解這個環境。
李:這一點確實值得注意,不過CNCAP的實驗結果還在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車身的安全性能的。
安全橙:現階段都對哪類車進行過測試,碰撞的結果如何?
李:到目前為止,C-NCAP已經進行了兩批共12款車的試驗,其中小型車1款,A類乘用車7款,B類乘用車4款。每款車都分別進行了CNCAP的三項試驗,其中天津一汽豐田生產的TV7300RoyalSln3型轎車(皇冠)取得了47.7分的五星級成績,為目前成績最好車型。總體上,四星級以上成績較多,共8款。
安全橙:您能否對C-NCAP碰撞結果進行一番詳細的解讀?
姚:對于C-NCAP,我認為現在起結果當前不僅僅針對有購車計劃的消費者了,已經上升成為一種社會輿論,甚至有可能上升為日本車、德國車、中國車誰安全的問題。這樣發展下去,消費者就可能就會下結論,等等。
李:可能是日本車鋼板比較薄,小的磕碰維修成本比較高。不過我們CNCAP的評分標準是在事故中,車輛對車內乘員的保護情況,從已經進行試驗的整體結果上看,日本車的表現并不比其他車差,如果去研究具體得分,甚至還要優于某些車型。
安全橙:能否談談車輛價格與安全等級之間是否存在著必然的聯系?
姚:在進行CNCAP碰撞試驗的時候,我認為應該標明進行碰撞的車是什么價格,有什么配置,畢竟車輛有特殊性。
李:我們進行的所有試驗都標明了試驗車輛的型號,只不過采用的表達方式對于消費者來說可能較為陌生,不像豪華、舒適等稱謂那么直接。至于價格,我會向領導匯報,爭取在發布成績時一同提供給消費者。
安全橙:我們知道從最高的5星半到1星總共有6各級別,那么各個安全等級對消費者來說意味著什么?
李:CNCAP的結果表述方式有很多種,不僅有得分和星級,還有更直觀的圖片,根據碰撞中乘員身體各個部位的受傷害程度不同,我們用不同的顏色予以區分:綠色表示損害程度最小,碰撞試驗中給出的是滿分;黃色表示有輕微損害,給出的分數是在大于等于二分之一滿分小于滿分;橙色表示有較大損害,給出的分數為大于零分小于二分之一滿分;紅色為嚴重損害程度,得分為零分。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記入總分的部分分數,采取的是各部位的最低分。以正面碰撞小腿為例,碰撞結果中只有一個小腿得分,是所有乘員四個小腿得分中最低的那個。
還有就是正確理解星級,微型車和B級別車同樣是四星,在實際碰撞中肯定是有區別的,小車撞大車總要吃虧的。
安全橙:碰撞結果是有加分因素的,能否談談加分項對于星級評定有何影響?
李:對于CNCAP的結果不要考慮得太絕對,任何實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像考試,59和60就是及格與否的差別,但是實際差距并不大。我想要說的是,消費者在參考CNCAP評價結果的時候不要僅僅去看星級,還要看分數。
姚:說到分數,我認為這個分數應該更詳細一些,例如加分因素,等等。在媒體上發布的結果應該有更詳細的說明,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表格。
李:其實在C-NCAP發布的成績表格中對各項的分和加分都有明確的標注,只不過有些媒體在報道的過程中只截取了表格,而忽略了注釋。
安全橙:碰撞對人體各部位的損害程度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如何解讀呢?
姚:在CNCAP碰撞中,人體哪個部位的受保護程度比較重要呢?
李:各個部位都不能忽略,如果非要考慮的話,還是保命重要。
姚:在公布結果的時候,最好能把這個圖片也公布出來。
安全橙:在C-NCAP碰撞中,分正面碰撞、側面碰撞和偏置碰撞,在三項成績的劃分上是否要考慮實際碰撞發生的概率?
姚:各種碰撞發生的概率有差別,比如正面發生比例最高,這項成績所占比重更高一些,側面碰撞比例較低,成績稍微少占一點。
李:這個建議很好,如果有一個權威的統計,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結果來重新設置各項成績的分配,比如正面20分,占據比例多一些。
姚:其實這種也是一種新感覺,路面上正面顯得稍微多一些。
安全橙:能否點評一下自主品牌在上一次碰撞試驗中的結果?
李:我們應該了解,國外的新車評價規范實施的要比我們早很多,在最初他們的成績也很一般,一星也出現過。目前咱們的自主品牌起點已經相對很高了。
姚:拿A5來說吧,這款車算是咱們自己完全自己開發的,是咱們自己智慧的結晶,在試驗中,正面碰撞分別為13.05分和12.48分,能達到這個成績還是令人高興的。側面10.67的成績不是很高,不過要想提高相對簡單。A5側面碰撞效果偏差,一方面從本次碰撞結果看,所有車型側碰都不理想,因為側碰的標準是2006年7月份才出臺,以前沒有關于車輛側碰的要求,另一方面,側碰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只需鞏固B柱部位即可,所以改進起來比較簡單。
李:我們自主品牌,無論是系統成熟期還是單品牌成熟期還需要時間。目前速騰已經是捷達的第五代車型了,如果A5發展到第五代,我相信成績也會不錯。從歐美發達國家看,其在碰撞初期,級別為一星、二星的產品很多,而A5本次首撞即獲三星,成績看,應該較為合理,而且,近年來自主品牌的技術研發實力發展較快,奇瑞、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企業在此方面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