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又是一波操作 新能源車型能否換發第二春?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對新能源汽車來說,從開始讓消費者認知到接受是個異常艱難的過程,作為全國首都的北京,最先開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讓這類車型在這幾年迅速被人們所接受。隨著補貼政策的收緊,新能源車型相比傳統燃油車的認可程度又有所下降,而近日北京面向無車家庭增配的20000個新能源指標又將這一熱潮推向了新的高度,那么本月26日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啦,你,準備好了嗎?
相比已經擁有百年歷史的燃油車,興起不過幾年的新能源汽車由于當前電池充電技術和使用環境所限,在消費者購車時考慮因素中,續航能力則當之無愧成為了第一要素,但卻很少有人研究這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因為馬路上有著各式各樣油耗超高的車型,像奔馳C63 AMG這種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加油路上的產品,依然有人愿意為它買單,那么回到新能源本身時,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到底是“續航”焦慮,還是“充電”焦慮呢?
在我身邊也聽到過不少關于將指標搖號“油改電”的反對聲音,但這其中有不少都是已經名下有指標的“好朋友”,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用車環境基本還是在市區道路行駛的,所以續航里程并不是焦慮的根源所在。
再來說說“充電難”的問題,作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基本90%以上的人都無法在所住的位置擁有一對一的獨立充電樁,所以在充電環境這個問題下我們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公共充電樁的諸多不便,因為在夏天的烈日下等待半小時雖然不長,但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下顯得格格不入,這也是問題的關鍵。
不過從長遠角度來看,所謂的“焦慮”其實只是我們對于純電車型的不信任,以北京為例,在短途自駕出行時,充電樁基本覆蓋了每一個大型服務區,所以我們完全不用擔心“開得出去卻開不回來”的問題,只是在路上的時間會稍長一些,但最起碼咱們有車用了,比起火車和高鐵,靈活性和機動性更強了,這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嗎?
好處說完了,但從服務區充電樁這件事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未來新能源車型在政策的推動下保有量飛速上漲,基礎建設能否保證每一個進服務區的人都能在第一時間充上電才是重中之重,畢竟讓我們接受一個小時的充電時間已經夠不容易了,再排隊的話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現階段有許多老小區停車位都非常緊張,再安裝獨立充電樁顯得有些不太實際,而那些擁有固定車位的現代小區,也有著電容不足的困擾,所以有人會覺得,想體驗新能源的優勢,首先你得有套獨棟的房子。
不過事情也并非無解,無論新舊,有的小區在建成之時便已經預留出了“小廣場”,在物業和車主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開始了充電樁位置的規劃,將新能源車型充電進行統一管理,這樣也比較容易預防火災情況的發生,畢竟是交了物業費的,有專人管理也多了一份放心,從此告別了飛線充電的亂象。
除此之外,一些居民樓下或是小區內部還設有專門的電動車位,例如星星充電和e充電就在北京多個小區開發了固定充電車位,在這5年新能源的飛速發展中,許多小區也將電路及空位劃分等區域進行改造,徹底告別了布設充電樁電壓不足、傳統車位緊缺兩方面的問題。
由此可見,無樁老小區的未來是可預見的,在現階段,想找到一個充電的位置絕對不是難事,未來充電設施的普及也是可預見性的,就像當時說燃油車指標搖號時一樣,誰都不會想到現在“一標難求”的囧事,所以提前占個新能源指標是明智的,畢竟這是趨勢,也是目前無車家庭最好的解決方案。
其實剛剛說到續航里程焦慮時便可把這個問題拋出來一并討論,但為什么我要放在后面單獨說呢,因為許多人會擔心新能源車型長途自駕的便利性,這里我想給大家算一筆賬,因為每年我們能夠出去長途自駕的機會屈指可數,并且一年中也就只有春節和國慶兩個長假,往返5000km的自駕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不是常事,所以我們以一年行駛20000km舉例,這筆賬就非常清晰明了啦,因為燃油車的租賃在電動車的經濟性上面就像是白送一樣。
新能源對比燃油車全年開銷(20000km) | ||
花銷項/車型 | 燃油車 | 新能源 |
加油/充電 | 13354元 | 1944元 |
基礎保養 | 2940元 | 376元 |
日常保養 | 2400元 | 2400元 |
保險費用 | 6150元 | 6150元 |
合計 | 24844元 | 10870元 |
以一年行駛20000km計算,燃油車續航能力普遍在500km左右,假設油箱容積為55L,每年需要加油40次,結合目前95#油價6.07元/L計算,全年共計花費13354元。現階段新能源車型續航能力普遍在600km左右,但因環境因素(低溫、駕駛習慣等)造成的衰退我們以500km計算,充電樁直流充電費用約0.82元/度,電池容量50度為標準,則每次充滿約合48.6元,全年共計花費1944元,足足相差了11410元。
而在基礎保養項,我們設定燃油車保養里程為5000km,以大眾高爾夫為例,每次保養項目為機油、機油濾芯、空氣濾芯、空調濾芯,單次保養費用為735元,20000km保養4次,共計2940元。而新能源車型僅需在日常進行充放電的電池保養,避免過充過放等不良用車習慣,在每5000km時更換空調濾芯,單次更換費用包含物料及工時費94元,4次共計376元,相差2564元。
日常保養項包括洗車、內飾清潔以及輪轂輪胎養護,以一年為例,共計48周,預設環境為一周洗車50元/次,全年共計花費2400元,保險費用以20萬元車型舉例,首年全險保費為6150元(人保車險),兩種類型的車輛花銷相同。
綜上所述,在車輛全年花銷中,新能源車型相比傳統燃油車節約了13974元的用車成本,而現在中型轎車的租賃價格僅為300-470元/天,假定自駕7天并以最貴價格租賃車輛,花費為3290元,省下來的錢足夠租車自駕一個月了。
福特已經開始布局復興國內市場的計劃,除了推出更多新車外,其中關鍵的一步就是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車型。而領界EV就是福特在國內推出的首款純電車型,其補貼后售價為18.28-20.68萬元,定位于緊湊型SUV。它運用了福特SUV家族的設計語言,由于基于領界打造而來。雖然設計方面并沒有過多地強調新能源車獨有的前衛元素,卻又能在前臉、車頂及車尾等處進行細節上的改動來與燃油版車型區分,尤其是中網擁有很高的辨識度。領界EV這個大氣磅礴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硬派越野,而實際上它可是一臺徹頭徹尾以家用為主的SUV。
近幾年,隨著政策補貼退坡和純電動技術飛速發展,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的上限被一次又一次刷新。當主流純電合資SUV邁入全新的篇章時,早早做好新能源車規劃的通用,也早已將標準提升至500km級別。從2017年引進增程式轎車VELITE 5,2019年推出純電跨界車VELITE 6,再到今天我為你們推薦的別克首款純電SUV微藍7,通用的純電步伐可謂是邁得越來越穩。
全新一代標致2008新能源基于PSA集團的CMP平臺打造,整體使用了較多的棱角、線條,凸顯出力量感。車頭采用了標致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e2008的前臉采用點陣式封閉格柵,且中間帶有橫向藍色飾條點綴,突顯新能源特質。配合兩側全新的獅爪造型前大燈與“獠牙”日行燈,整體頗具辨識度。其搭載了一臺永磁電機,最大功率為120kW,最大扭矩260Nm。電池匹配了50kWh容量的三元鋰電池,并支持快充功能,在100kW的快充模式下,可在30分鐘內充滿80%電量,NEDC續航里程為360km。與此同時,還提供了經濟、標準和運動三種駕駛模式可以選擇。
奧迪Q2L e-tron基于奧迪旗下車型Q2L打造,采用純電驅動,新車整體造型與燃油版奧迪Q2L基本相同,它采用了奧迪的全新家族式設計風格,“大嘴”式中網十分顯眼。與燃油版奧迪Q2L不同的是因為其新能源身份,所以中網采用了封閉式設計,這也是區分它與燃油車型重要方式之一。結合其20-30萬元的售價,算得上是這個級別中唯一一臺能買到的豪華品牌純電車型了,所以在定位上是獨一無二的,加上這是奧迪有史以來第二款純電車型,并且是以一個傳統豪華品牌的身份切入年輕市場,將自己的模塊化理念與個性化主題完美結合,再配合上奧迪Q2L e-tron可以不用搖號直接上綠牌的優勢,確實會得到一些想購買豪華品牌SUV卻沒有購車指標的年輕人的關注。
車頭的設計和Q2L一樣凌厲,看著就有著那么一種小硬漢的感覺,銀色的中網在視覺效果上也要比鍍鉻顯得更精致。
Q2L e-tron的大燈造型也很獨特,全LED的光源現在看來其實已經沒什么了,不過,在點亮效果和樣式上表現出了一個“燈廠”應有的水平。
燃油版Q2L作為加長車型,側面線條依舊保持了協調性,作為相同設計的Q2L e-tron,側面設計看起來依舊很舒服,Q2L的油箱蓋保留了下來,不過在Q2L e-tron上卻成了充電插孔。
因為跟奧迪Q2L一樣都是加長軸距后的車型,所以Q2L e-tron在未來除了要面對豪華品牌的新能源小型SUV,還要與更高級別的SUV車型競爭。
Q2L e-tron的車身尺寸將會與燃油版一致,分別為4237/1785/1548mm,軸距為2628mm。
17英寸的雙五輻輪圈對于一款Q2L e-tron這樣一臺小型SUV來說已經屬于大腳了,造型雖然比較獨特,但是顏色稍顯普通,作為年輕人專屬的SUV車型,應該有更鮮亮的配色。
Q2L e-tron的C柱的位置設計是它車身上的一大亮點,主要還是來自于顏色上的選擇,連C柱配色都可以進行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
更多棱角的設計讓車尾有了比較強的層次感,有點四四方方的尾燈在奧迪目前的產品當中是最有特點的,并且采用了全LED光源,轉向燈在點亮時也有動態效果,示寬燈點亮之后是一個放倒的“T”字造型,夜晚很容易讓人辨認出來。
作為純電動車型,Q2L e-tron取消了排氣管的造型設計,進一步提升該車為新能源車型的辨識度,尾部標識更改為30 e-tron。
相比起Q2L e-tron驚艷的外觀,其內飾在新意上就顯得有些差強人意了,如果拿一張奧迪Q3的內飾圖來對比便會發現即使連細微的改動都很難發現。
做工和用料方面,它還是保持了奧迪一貫以來較好的表現,整個中控臺上部全采用了軟質材料,裝配工藝上完全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方向盤多功能鍵很豐富,左邊控制儀表盤屏幕,右邊控制音響系統。
可升降的8.3英寸MMI液晶顯示屏跟奧迪A3相同,支持車載娛樂互聯系統,并可通過藍牙實現手機與車機見的數據傳輸。并且同時支持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兩種功能。
在新能源產品面向消費市場的早期,許多廉價品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中,這直接導致了許多新能源車型的潛在消費群體對其認知的偏差,但隨著近年來各大車企加大力度布局新能源,許多以品質著稱的產品逐漸來到了我們的視野之中,雖然現階段全面普及還需加以時日,但因為國內政策的推進和支持,讓每個人開上合規合法且安全高效的新能源車型還是指日可待的。(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鄭鵬展)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