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超1000km!實拍廣汽埃安AION LX Plus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AION LX(詢底價|查參配)作為廣汽埃安品牌獨立后的第一款產品,是在2019年10月份 正式上市的。至今也經過了2年時間,顯然由于設計以及價格等問題,AION LX并沒有稱為廣汽埃安的開門紅,反倒是后面埃安的車型都陸續火了起來。來到2021年底,廣汽埃安終于推出了AION LX的改款產品——AION LX Plus。
AION LX Plus相比AION LX,其外觀變化主要是更立體和銳利,也更接近廣汽埃安家族的機甲設計理念。改款車型前臉部分亮點在于將前包圍進行了更換,使其更加外凸和立體,下方還有兩根銀色的“大胡子”,前臉整體比現款車型更動感。
AION LX Plus其實前臉的重點,并不是設計上的變化,而是在于部分版本搭載了激光雷達,而且是3個第二代智能可變焦激光雷達。3顆激光雷達分布在車頂以及前輪拱中部,另外前臉中部還有一顆毫米波雷達。
AION LX Plus車身上并沒有進行設計的調整,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835/1935/1685,軸距達到2920mm。相比現款車型,車長增加了49mm。四個車門把手都采用了隱藏式設計,在解鎖或鑰匙靠近車身時會自動彈出。另外20英寸的輪轂樣式并沒有作重新設計,輪胎尺寸也是245/50 R20,只是AION LX Plus車身尺寸較大,即便是20英寸的輪轂也不會顯大。
尾部同樣沒有作太多的調整,重點是尾燈有了變化,現款車型的貫穿式尾燈是紅色外罩的,AION LX Plus則是透明外罩,顯得更具科技感。
內飾方面,AION LX Plus并沒有做大的改動,在AION LX基礎上將12.3英寸雙聯屏改為10.25英寸+15.6英寸大屏。前排出風口也相應做了調整,原來保留的實體空調按鍵也被取消。
作為廣汽埃安的旗艦車型,AION LX Plus延續了AION LX優異的內艙用料,內飾大面積使用了皮質包覆,基本手能接觸到的地方都用上了皮包覆,車頂則用了翻毛皮包覆,車內的觸感較好。
方向盤則沒有進行重新設計,沿用了AION LX的兩幅式設計,左側是儀表功能按鍵,右側是駕駛輔助功能按鍵。前面已經提到,用料在AION LX Plus上是過硬的,所以方向盤外圈和中部氣囊區域都用上了皮包覆。
10.25英寸的儀表屏,如果熟悉廣汽埃安的朋友應該是不陌生的,AION LX Plus上的這套儀表屏和車機與AION V Plus是相同的。儀表屏除了能顯示常規車速、導航、駕駛輔助、音樂等信息外,還支持AR實景導航,也就是將車前的畫面顯示在儀表盤上,上方會有動態的導航輔助線進行引導。
中控屏尺寸得到了提升,從12.3英寸升級為15.6英寸,并且還使用上了高通8155座艙芯片。前面說道AION LX Plus車機和AION V Plus一致的,這僅是針對屏幕尺寸、屏幕硬件和系統UI來說的,核心的座艙芯片,AION LX Plus用的是更新更強的高通8155芯片,而AION V Plus用的是高通820A芯片,屬于上一代產品。
車機系統則是搭配ADIG4.0智能物聯系統,這套系統筆者曾經在AION V Plus上體驗過,具備了充足的在線應用服務,例如在線音樂、在線視頻、在線導航、游戲、火山車娛等功能都是具備的。并且觸控和顯示效果都較好,沒有AION LX車機那般卡頓或不流暢。
擋把面板與AION LX一致,并沒有作出改動,自動升降式旋鈕也得到了保留。
后排有空調出風口以及兩個USB電源接口,這些方面都與AION LX保持一致。
AION LX Plus將天窗升級為全景天幕式,也就是不可開啟、也沒有遮陽簾的設計,相比AION LX傳統的半段開啟式全景天窗,全景天幕好處是天窗的面積更大,從前排到整個后排都可以覆蓋到,空間的開揚感更好。
拍攝車型的座椅使用了Nappa真皮材質,手感細膩,并且內飾采用了偏白的米色與黑色搭配,質感更高。
后排的右側座椅擁有電動腿托,配合AION LX Plus寬大的空間以及合適的后排座椅角度,整體的乘坐舒適度較高。而這個后排電動腿托在2020款AION LX頂配車型上就出現過。
身高175cm的乘客無論是在前排或是后排,都能夠擁有較好的乘坐空間。同時得益于純電平臺的優勢,后排的膝部空間表現優異,做后排隨意翹二郎腿沒有任何難度。而后排地板也是純平的,在后排移動或放置物品也足夠方便。
AION LX Plus的儲物空間其實并不算十分多,這或許跟AION LX在設計之處的定位有關系,廠家是希望設計和質感優先,儲物空間能滿足日常使用即可,不需要刻意為空間進行設計。所以車內的儲物格也不算大,但該有的杯架和儲物格不會少。
后備廂與AION LX是一致的,兩側有輪拱的入侵,地臺也較高,不過還好深度不錯,算是彌補了一點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內飾拍攝車是搭載3激光雷達的版本,在后備廂地臺下面放置有智能駕駛計算機。這個布局并不常見,一般僅在測試或工程車上才會這么做,可能激光雷達版本的車型還處于研發調試中,還有很多東西仍需要完善。
AION LX Plus其實最大的提升,是在于看不見的技術部分。下面我們將分為電池和激光雷達兩個部分來介紹。
電池
首先我們來說說電池,廣汽埃安表示AION LX Plus的CLTC(國標)綜合續航達到了1008km。具體是怎么實現這個破千的綜合續航呢?方法也并沒有太神秘,直接就塞進一款大容量的電池,AION LX Plus的電池能量達到了144.4kWh,如果當下就能交付量產的話,這個電池容量也是第一的。
這塊電池的整體能量密度為205Wh/kg,在當下電池包綜合能量密度超過200 Wh/kg已經是極為優秀了,能量密度越高說明電池包的集成度越高,電池包在同等體積下能夠擁有更大的電池容量。AION LX 93.34kWh電池版本整備質量為2180,而AION LX Plus整備質量為2220,質量并沒有提升太多,顯然電池包在集成度、輕量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當然,在電池包這個大海中,有無數中技術路線,特斯拉最新的46800電池在Model Y上,電池包能量密度達到了215Wh/kg。
而將大電池塞入車內從而提升續航的,廣汽埃安并不是第一個想到的。在年初,蔚來宣布ET7將會搭載150kWh的固態電池,整車續航將超過1000公里,不過量產時間需要去到2022年年底。隨后高合在4月份也表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開始實施高合升能服務,車主可以選擇升級120kWh或160kWh的電池,而選擇160kWh電池升級后,HiPhi X最高續航將達到1000km。
回到AION LX Plus身上,它144.4kWh的電池使用了獨家自研獨家自研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官方表示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經過過去5年秘密攻關,從材料、粘結劑、極片到生產制造等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近五十項專利,該技術包括“納米復合硅技術”、“自修復粘結劑技術”、“梯度復合涂布技術”等,讓電池內部的硅負極片像海綿一樣柔軟有彈性,使硅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膨脹和收縮被限制和緩沖,不會碎裂。同時,也像海綿吸水一樣,讓硅負極發揮大容量的優勢,儲存更多的能量。
激光雷達
AION LX Plus部分版本會搭載3個第二代智能可變焦激光雷達,再加上35個感知硬件(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200TOS算力駕駛計算平臺,未來AION LX Plus能夠實現高速以及城市的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每一家的激光雷達位置布局都不一樣,AION LX Plus這次選擇的是車頂以及前輪拱中部。這樣能夠覆蓋前部以及兩側的大范圍場景。而AION LX Plus這三個激光雷達也是有亮點,它用的是速騰聚創robosense的RS-LiDAR-M1(全球首款車規量產的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
這款robosense激光雷達具備遠場凝視和近場凝視功能,也就是智能提高垂直分辨率和智能提高幀率。先來說說垂直分辨率,AION LX Plus激光雷達垂直分辨率可以在0.2—0.05°之間動態調整(第一代激光雷達固定0.2°)。這個垂直分辨率調整有什么意義呢?先看下面的動態圖:
可以看到分辨率越高,對遠處的環境也看的更加清晰,對應在高速場景下,動態提升垂直分辨率,可以更早發現遠處障礙物,提早進行規避,使得高速自動駕駛更安全和舒適。
而近場“凝視”—智能提高幀率,則是對應城市場景。第二代雷達支持10-30Hz智能變頻刷新幀率,第一代雷達是固定的10Hz。那提升幀率有什么意義呢?
從上面動態圖能看出,城區場景,動態提高幀率,更快響應近場動態障礙物的變化,可以更快識別加塞、鬼探頭等突發情況,提升城區自動駕駛安全性。
而廣汽埃安宣傳中也顯示出未來AION LX Plus將會支持高速和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其中高速導航輔助駕駛再AION V已經實現,并且還沒用上激光雷達。這讓我們更加期待加入激光雷達AION LX Plus的表現。不過最后還是得說的是,技術看起來總是美好的,可實際體驗才是關鍵,是紙老虎還是真王者,要等到真正量產大規模推送時才能知道行不行。
(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杜慶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